教官式父母
在《爱和秩序》一书中,福斯特 克林纳(美国精神心理医师)提出“教官式父母”的概念:“他们吹毛求疵、严格管控,许多人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家长都扮演了教官的角色。” 教官式父母最典型的行为特征是指责和光讲道理。
当我们总是指责时,就会把焦点放在孩子的“不是之处”上,忽略孩子的感受。我们希望孩子意识到并承认自己错了,不要像现在这个样子,而应该像我们想象中理想的样子。有时候,我们甚至希望孩子的自我感觉很糟糕,因为也许只有深入内心的痛,才能促使他彻底改正缺点。
比如:你就是不如××,你看他多好!你要是有他一半,我就知足了!或者“你怎么又没做好?”
而当我们光讲道理,会把焦点放在“道理”和“应该”上,不但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也忽略了我们自己的感受——在萨提亚模式中,这种沟通方式称为“超理智”。我们希望孩子各方面都好:性格好、听话、具备很多美德,甚至达到“完美”,希望孩子不要有太多感受,因为感受越多越敏感、越脆弱,没有感受反而更坚强、不受伤害,还希望孩子能讲道理,不感情用事。
比如:哭有什么用,还是想想该怎么办吧!或者“我身边多少例子都证明了,现在贪玩不用功,将来肠子悔青了也没用”
当我们总是用指责和超理智的方式对待孩子,就会在他面前竖立起一面凹透镜。凹透镜照出“矮子”!
从父母的态度中,孩子可能读到“我不够好”,长此以往,他的自我价值就会偏低。
正如两位著名的心理学导师麦基卓和黄焕祥在《懂得爱》一书中所言:凹透镜的映射作用让孩子怀疑自己、责备自己、低估自己,甚至可能一生都活在这样的阴影之下。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有些父母崇尚“挫折教育”,认为要让孩子承受很大压力、经历很多挫折,才能锻炼他们的抗压能力,才能有助于将来很好地适应社会。这些父母从不轻易表扬孩子,因为担心他会产生自满情绪,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其实,这些做法并不符合“挫折教育”的初衷。
挫折教育是要吸取教训,而不是找错,但是有些父母和老师,不放过任何批评孩子的机会,甚至故意制造环境来让孩子品尝失败的滋味。研究表明,青少年持续体验失败很可能导致他们出现强烈的负向情绪,包括但不限于抑郁、愤怒等,他们会感觉自己不好或产生攻击的冲动,更糟糕的情况是对生活失去兴趣。
假如不用指责和光讲道理的方式,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可以怎么做?选择“对事不对人”,把孩子的“行为”和“人”(这里指冰山的水下部分)区分开来,避免他在“自己”层面感觉到“我不好”。
父母可以提出看法和建议,问一些启发思考的焦,把焦点放在如何帮助孩子作出新选择上,并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理解和宽容。
比如,当孩子打了别人时,父母不说“你真是个坏孩子”,“打人不是好孩子”等,而是说:“爸爸知道你很生气,如果是我,我也会生气的,生气当然可以,但打人是不可以的!”或者说“发生了什么事?除了打他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解决办法吗?”
父母的态度是一面镜子,明天分享另一种父母模式,直升机式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