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无问处

山寺薄暮,云自聚散,松风拂过阶前,不沾一粒微尘。殿角铜铃响罢,余音消尽于空谷,恰如问题于心上生灭,本无定迹可寻。

一位小僧捧经卷踟蹰良久,终是忍不住趋前,向蒲团上静坐的老僧问道:“弟子心中辗转,种种烦恼如藤缠绕,不知解脱之法门究竟在何处?”

老僧眼睑未抬,指间捻动念珠,声如古井无波:“汝且抬头看那云。”

小僧仰头,只见流云飘荡,聚散无形,茫然不解:“云何能解弟子之惑?”

“汝指云为实有,烦恼亦如云耳。”老僧缓缓道,“汝今日之问,不过云影投于汝心;汝昔日之惑,亦不过风过空谷。云自生灭,本无根蒂可寻,何来烦恼可缚?”

小僧如遭棒喝,喃喃自语:“若无问题,又何必求解?”

老僧脸上浮起极淡的笑意:“汝执着于求解,恰如向虚空求索回响。未识得虚空本自寂静,回响早已在其中。汝此问非是真问,此答亦非是答。问者即答,答者亦空。”

寺外晚钟忽而铿然一响,声浪如澄澈之水,漫过山寺,漫过人心。小僧心头那层层缠绕的藤蔓,仿佛于钟声里悄然化尽。原来心中万千纠结,竟如寒冰遇春日,消融于无形——问题本身不过是心念的投影,答案亦不过是另一片虚影。钟声过后,方知万籁俱归无声,万念终返于寂。

暮色四合,小僧默然立于廊下。老僧最后的话语如同清泉,滴穿了他心头最后一点迷执:“所谓问题,不过是心波自扰;所求之答,不过是波影自寻。息心处,即归家处。”小僧顿悟般颔首:原来我们苦苦追逐的答案,不过是心湖上浮起的幻光,而心湖本身,何曾有过问题?

山寺暮鼓沉沉传来,钟声余韵早已散入无垠太虚。众生悬悬于心头的问题与答案,原来不过是风动幡动,终究归于不动之心。这不动之心,本自具足,万法皆空,烦恼菩提,原本同是浮云聚散,镜花水月。

诸法空相,无智无得。心本无惑,何劳拂拭?所谓答案,不过是迷途中人自缚的绳结;待心光澄明,绳结本空,绳亦非绳。 寂静深处,无问亦无答,唯有觉性圆照,如古镜映山河,不迎不送,无来无去——原来那最深的安宁,本就在放下问题的刹那,悄然显露出它亘古如如的面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