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齐帆齐写作营的际遇
我是寒色江山,在简书写文两年,算是齐老师写作营的“小师姐”了。
我在2021年初入驻简书,参加了第一期28天写作营,然后加入2021年度写作营,今年又续费了2022年度营。因为年度营学员,可以免费参加当年所有短期课程,所以我经常“做客”各种短期营社群,认识新同学,也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
注册简书之初,我尝试写长篇小说。不知何处情节违反了规则,总是屡发屡锁,永远在申诉。若没有深刻认清自己的错误,那么从哪里跌倒,再从哪里爬起来后,一定会再次跌倒。果然,反省不够深刻的我,发文50天后,惨遭永久封号。
是换个平台继续写自己的小说,还是换个文风继续耕耘简书?或许两度封号终使我警醒,我放弃了愚蠢的小说情节,开始和大多数简书文友一样,日常写日记。在自己擅长的散文领域,偶尔出一篇佳作。
后来是平安夜,我第二次注册简书。吃一堑,长一智,我决定先浏览一下他人的作品,于是先后在活动专栏中,看到了007和齐帆齐。我一腔热血加入社群,007的口号是“七天一篇写七年,写完七年去南极”,听起来文艺且神圣。而齐帆齐的写作训练营更接地气,小伙伴们热情也更高涨。
遇见齐老师,源于她的2020年终征文,我写了这一年考研的奋斗历程《初心不改考研路,静守云开见月明》,那时虽常在QQ空间发点小文章,但也是自我疗愈、自娱自乐类型,在网络自媒体写文投稿,还是第一次。但幸运之神眷顾了我,我惊喜地拿到第二名,喜提3K简书贝奖励。
于是趁热打铁,我加入了她的第一期28天写作营。
最初在简书写文,不懂平台运营规则与方法,文章没人看,没收益,写作的动力也不强,找不到在网上坚持写下去的方向。而加入写作营后,草木有本心,更有美人折。一次,齐老师给我的文点了一个赞,我惊喜地发现,POC收益竟有60多贝,一下子满足了我开连载(首开25贝)的心愿。很快我发现,只要认真写文并投稿或简信,获得齐老师高权重点赞和推荐绝非偶然。
那时管控宅家,恰逢毕业和就业的间隙,单调的日子,开始整理大学里在各种平台零星写过的文儿。无论长短、好坏,都是一种印记,是我渴望收集和收藏的东西。因此,我在简书写作初期,大多是整理旧文,包括一些在学校公众号发过的推送,一些在QQ空间和日记本中记下的随笔。
入驻简书一个月余,我写下了十篇齐老师的“命题作文”,累计写作近三十篇,五万字。恰逢2021新年来临,这一年,我也将完成“读书人”到“打工人”的转型,这短暂的过渡期里,我以文字梳理过往,将那些镌刻于心的人与事如数记录。构思时纠结,落笔时释然,完稿后断舍离。同时,我决定发挥数独和诗词方面的特长,构思了相关专题,还开始尝试书评、影评与小说原创。
我将自己过往的经历、生活的思考、身边的人事,以及对文学、诗词、数独的热爱,一一跃然纸上。
齐老师说,写作是输出,阅读是输入。为了滋养写作的“源头活水”,我开始大量阅读,开始走出家门,体察大千世界。同时,我更为敏锐地“捕捉”热点与素材,像骑驴吟游的李贺,将妙手偶得的诗句写在纸条上,装到布袋里。以写作“倒逼”自己思考,我宛若感到生活充满意义。
将简书作为“日记本”的文友不在少数,那些不愿或不敢向身边人吐露的秘密,在陌生公众面前,就能深刻剖析,畅所欲言。但互联网时代,有个人特征的文字很容易被身边人窥探到,一次不经意的搜索,几个关键词的联想,我的秘密天地就沦陷了。于是只好频繁改名,换了平生锦绣、花青入墨等好多昵称(当然这也是自媒体写作的大忌,不利于打造个人品牌)。
和齐老师的大部分学员不同,我从未想过以写作为业,无论主业副业,因此没什么心理压力,更专注于追求文笔和结构的提升。去年加入写作营之初,我也“跟风”注册过今日头条、百家号、公众号、知乎、小红书等,但这些平台要求领域垂直、持续稳定输出,高质量的文章才能获得推荐。
当时我的领域定位是诗词和书评,但写好一篇需花费许多精力,对于自媒体新人如我,经营难度较高。而在简书上写的文,大多是一些想法和日常随笔,或是只言片语的散文故事,一提笔就文思泉涌,渐渐地其他平台就浅尝辄止了。
坚定选择了简书这个平台后,我开始探索写文的节奏与方向。最初,写作营群友都笔耕不辍地日更,徽章上500甚至1000的数字,让我十分羡慕。我也“赶鸭子上架”,开始日更千字文。有些不成熟的想法、未经打磨的文章,都为了赶进度而匆匆发布,有些2K字以上的长文,就拆成几篇来发。
我的灵感并非源源不断,但又有些追求完美,有时一整天没时间或写不出,不愿意碎碎念凑数,就只好发囤货。持续一段时间后,我被日更搞得身心俱疲,本末倒置,写了很多文字,但用心打磨的极少,成就感和满足感也极少,水平几乎没有进步。
因此,我对简书写作的热情,很快就消逝了。年初在家等入职,前三个月写了十多万字,后面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我的心思就转移到学习知识技能上了,大半年都没发稿子。仅有的几篇,都是古诗词解读,就连年初“带我入坑”的齐老师征文,都没有参加。(齐老师年终和年中各有一期征文,奖励丰厚,获奖率高,我两度参赛,两度喜提二等奖,从而坚定了跟着齐老师写作的决心。)
彼时的简书,更像一个收藏夹,装满我一闪而过的灵感、半途而废的“大作”、羞于发布的碎碎念。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写作亦如此,停止写作后,我的生活被工作填满,心灵却开始饥饿。第二年,我决定重拾简书,不让精神田园荒芜。
2022年初,我续费了齐老师年度写作营,着重研究了一下简书运营机制,购入了年度铜牌会员,增持一万简书贝。之前的心情随笔和生活记录,我都备份后删掉了,一是有些负面、琐碎、不成熟的东西,不想“污染”文友们的心情;二是担心泄露太多个人信息,这也是我认为网络平台写作最需要重视的,写自己生活中真实的人和事,要做好模糊化、艺术化处理,提前避免不必要的针对和麻烦。
三月,我决定彻底放弃日更,定期推出精心打磨的高质量文。第一篇文《他乡,故乡,此心安处是吾乡》就喜提理事会编辑——每月读本书的推文,很快我了解了理事会和守护者联盟的推文机制,开始有意收集简书征文信息,开始了征文投稿之路。
截至目前,我发文36篇,10万余字,可以毫不惭愧地说,没有一篇水文。除了六月和九月参加短期写作营,发文频率有所提高之外,其余基本保持每月3-4篇的稳定节奏,大大小小的征文投稿了18篇,拿到了三次伯乐推文和十多次理事会、守护者联盟推文。
除了齐老师写作营,我也参加过许多简书文友自发组织的社群,主要供大家聊天交流,定期组织一些写作活动。我在三四个社群待过,都待得时间不长,可能因为我不喜欢热闹和互动,喜欢安静写文的缘故。但这些经历,尤其是五月“理事会广播站记者”的活儿,让我认识了很多活跃的文友。前一阵子在社群分享的“玩转简书——平台运营经验”,也大多是这段时间积累探索的成果。
我在齐老师写作营,算是经验丰富的“师姐”了,但并不算听话的学生。比起那些日更千字文、一次不落写学习听课复盘、多平台同时运营的同学,我可谓是“混吃等死”的反面典型了,每周两篇的主题文也经常不写。
但当写作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我发现自己对生活多了一些敏锐的体察与深入的思索,即使不立即提笔写下来,也会将它们编入“素材库”,择机完善成一部满意的作品。灵感的积累,使我面对一个熟悉或陌生的命题时,都不会觉得无话可讲,我喜欢这种“出口成章”的快感,而这正是坚持写作带来的。
而且,我喜欢齐老师写作营的氛围。同学们有些是自媒体创业者,勇猛精进,坚持自律,干货满满;有些是纯写作爱好者,日更生活,记录心情,不争名逐利,不抱团拉赞,风清气朗。
在最近几期28天写作营,我逐步解锁了“新成就”。
一、成为“话题中心”。第一次头脑风暴,运气王“野果”成为了写作主题。我欣喜地看见,野果唤起了大家童年珍贵的记忆,十余篇充满灵性与野趣的文章跃然纸上。
一位文友写“摘板栗”,近两千字的文章打磨了三四遍,才小心翼翼地发出来请大家点评,这种对文字的敬畏,让我十分惊讶与敬佩。还有几位文友提到了野果“自由随性”“生命力强”等特点,与我取名的初衷不谋而合。
二、第一次直播分享。近两年简书运营,弯路捷径都走过,经验教训一箩筐,尤其是如何推文,真是我费尽心思研究的问题。进群之初,我看见新面孔很多,很多文友只会“低头拉车”,从不“抬头看路”。
于是我精心编写了PPT,把能想到的攻略都列了出来,并做出了详细阐释。凭借我之前直播教网课的经验,流畅地完成了一小时左右的分享,收到了齐老师和同学们暖心的反馈,自己的能力也有所突破。
三、第一次参与命题。作为“小师姐”,我自告奋勇要给同学们出主题,助教柠七很包容,让我“自由发挥”。受命之日,寝不安席,我开始苦思冥想。既怕命题太严,限制大家的构思与发挥;又怕命题太泛,起不到督促练习的作用;既怕命题太难,大家写不好打击了信心;又怕命题太简单,大家得不到挑战的快乐。同时,还要结合“自媒体写作”特点、社会生活热点等,题目要有针对性,有新意。
最终,我和班班共同谋划了本期八个主题,收到同学们的作业,不乏别出心裁、令人眼前一亮的创作,我也体会了一把“举办征文”的快乐。
四、第一次点评。受助教柠七邀请,我点评了四位文友的文章,从收到文章到写好点评,大概用了两小时,写了近2K字评语。文章的闪光点我没有赘述,待改进之处和修改建议倒是写了不少,评语有些直白,但文友们的宽容和悦纳,使我的内心荡漾着暖意。
我感到,点评别人的文章,既能帮助别人写得更好,也能择善而从,学习别人的行文风格、结构人物情节等,帮助自己拓展写文思路。
前面提到,去年写了很多不成熟的作品,今年我一直在修改完善,还积攒了许多待落笔成文的灵感,我也不会让它们等太久“面世”。改自己的旧文,有时比新写一篇都难,语言风格的融合,情节的展开推进,过渡转折等,过程有些煎熬,也很有收获,见证自己的成长。我们常说“先完成,后完美”,对新手而言,能写出来是最重要的,哪怕是碎碎念;但到了一定层次,就要打磨文笔、多学多练,不然很难继续提高。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我很庆幸,自己一直有写作和记录生活的习惯,在回望往事时心有所寄,也时刻见证着成长与收获。在齐老师写作营,我完成了自媒体写作“新手期”的“破茧”,掌握了许多实用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和群里的小伙伴慢慢熟识,惺惺相惜,紧紧追随。
如今简书上各种征文纷繁复杂,作者高手如云,尤其小说故事类,我拜读过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而我新征程的目标,就是写好故事,挑战征文。“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我想除了数独,写文同样能领我走入一个活跃且向上的圈子,成为停泊我心灵孤舟的萋萋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