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7日 周五 阴
今天早读课学习小古文《读书》:“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人不读书 ,则于禽兽何异?”跟孩子们讲什么是“飞禽”,什么是“走兽”,“饥知食”、“渴能饮”等句子是什么意思。最后一句,“人不读书,则与禽兽何异”的意思孩子们应该能理解了。这句话对小小的他们有没有引起一点触动呢?
上午两节课连在一起,终于把《秋天》一课结束了。带了一根崭新的可以伸缩的教棒进教室,一来可以指认黑板和屏幕上的内容,二来可以“吓唬”一下小的们。效果还真的好。平常用手指着黑板和屏幕和带着孩子们书空,手很酸。有了教棒,方便轻松了不少。另外,小的们还真有些被震住了,课堂纪律好很多。小的们安静下来了,课也上得很顺,进度也快多了。
《秋天》一课有十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秋”和“大”字教学引用了甲骨文的象形字。生动形象,孩子们特别喜欢。
有孩子问为什么“秋”字是“禾”和“火”组成的。有孩子说,因为秋天禾苗成熟了,天气很热,像火一样。这是他根据字的部件自己想象猜出来的,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识记方法。让孩子们看秋天的视频:火红的枫叶,金黄的稻田,各色的菊花,南飞的大雁等等。有孩子马上说,秋天枫叶红了,稻子熟了,像火一样红。 表扬了她。然后出示“秋”的甲骨文,让孩子们猜上面部分像什么?孩子们马上说开了。有的说是蚂蚁,有的说是蜜蜂,有的说是蚱蜢,有的说是小虫子。 王翼阳居然发现了下面的部分是火,大概是根据“秋”猜出来的吧。我告诉小的们,上面部分是蟋蟀,因为古人认为蟋蟀是在秋天鸣叫的。古人到了秋天把庄稼收割之后要放火烧田,一方面是消灭害虫,另一方面是肥沃田地。所以上面是蟋蟀,下面是“火”。后来这个字,慢慢的就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教学“大”字,先出示甲骨文的“大”字,问孩子们这个字像什么。孩子们马上想到岔开双脚和双手的人。让他们用身体摆一摆这个“大”的形状,教室里马上热闹起来。(用身体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式),随后让他们马上安静下来。再弄个不停的话,以后就不会再安排好玩儿的游戏了(游戏也要有规则)。小的们马上安静下来了。再玩变字游戏:在“大”字上加一点可以变成什么字?小的们马上想到“天空”的“天”和“太阳”的“太”。朱振东居然想到“犬”字,而且知道“犬”是“狗”的意思。真棒!
“树”、“叶”、“会”字用熟字加一加并组词的方法识记。“气”、“片”用组词的方法是记。“飞”用想象画面(一只飞翔的小鸟)的方法识记。最后用开火车、读词、读课文的方法复习巩固。
原本以为这课的写字教学会很艰难,因为想到九月份刚开始学写字时,孩子们那么吃力。中间又停了这么长时间没写汉字了。却比想象中的好很多。这么长时间的拼音书写大概也训练了他们的手部力量和协调能力吧。看视频学习笔顺,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跟着我书空,最后在书上描两个写一个。按照这个步骤把本课四个要求会写的字一一学习写完。最后在课堂练习本上将每个字带拼音练习写五遍。作业收上来批改之后,发现大部分孩子字写得都比较工整规范。少数孩子书写不够漂亮,拼音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下午一一找来订正。
社团课上读了三个绘本故事。《我妈妈》、《我和你》和《朱家故事》。《朱家故事》,孩子们特别喜欢。(现在孩子们的读图能力增强不少。每一处细节都能被他们发现。而且知道前后联系对比阅读。)更令我感动的是他们的心地善良。故事开始时,朱家爸爸和两个儿子好吃懒做、对母亲颐指气使的样子让他们特别生气,后来爸爸和儿子们变好了,开始帮妈妈干活了,孩子们又特别开心。黄薇说:“家也变漂亮了。”是的,后面的画面干净清爽,没有前面画面中那么多的猪头的头像了。
这个故事也是对孩子们潜移默化的教育吧,主动分担家务是每个成员应尽的责任。各位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们,如果您的孩子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主动帮您干家务活的话,请千万别拒绝。您的家庭教育,千万别抵消孩子从绘本中受到的良好熏陶。
(注:昨晚宴请师范的恩师和外地来安庆学习的同学,深夜回家。只写下纸质稿,今天语音输入,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