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25岁的你

文/蒲公英

岁月,总是转瞬即逝,等不及好好品味童真,就已经步入成年人的世界。

24年,心智的成熟度在逐年递增。曾以为过不去的坎儿,一一跨过;曾以为走不出的城,越走越远;曾以为只能做个观众,也渐入舞台。曾以为做不到的,也不会去做的,都在一个一个去实现。

17岁那年,你已经准备放弃普高升学考试,去铁路技校报了名。因为一则高考升学率的新闻,让自小都无心考大学的你,蠢蠢欲动,你说大多数人都能够做到的事情,你又为何不可?你决定给自己一次机会,父母也没有反对。升学的那年,像打了鸡血,上课积极认真,睡前挑灯夜读,最后,考上了一所三流大学。你不悔恨,这样的结果对得起这一年的努力。

19岁那年,真正的大学的生活,并没有电视剧里演绎的那样爽翻天,但也比高中繁重的学习来的轻松许多。整天跟着室友宅在寝室追剧,说去图书馆也因为室友的情绪取消了,想报的社团也因没人陪同,尝试都未尝试,扼杀在了摇篮里,。年的日子都依附着别人在生活,生活一潭死水。

猛然的一天,你觉醒了,一个人去了图书馆,一个人报了文学社,一个人交了新朋友,一个人参加写作比赛,一个人参选了系里元旦活动的主持人,一个人做了很多事情。那段时间里,你元气满满,似乎打开了生活的新篇章。感谢你的尝试,后来,留给自己是彻夜编辑的校园期刊,厚厚一叠的各种征文大赛的证书,编写制作的微信公众号,书柜已阅的满满的文学著作,还有那些泛黄的照片,那些为你自己换来的峥嵘岁月。

21岁那年,学校实习,实习点安排了重庆、广州、上海,而你选择了从生活二十年的长江中上游去到长江下游的“魔都”——上海。不顾长辈朋友的反对,放弃了你最熟悉的城市,最疼你的家人,最好的伙伴,去追寻你想要的尝试。这样的选择也并非一时冲动,一边是难以割舍的感情,一边又是像你挥手的新的天地,经过深思熟虑后,你为自己认真的做了选择。

实习的日子,顺利的完成学习任务,闲暇之余,还打卡了上海所有你想要去的目的地,用你最热爱的方式记录下了在这个魔幻城市的点点滴滴,你说这才算是生活。

22岁那年,你开始了你的第一份正式的工作——酒店人事。尽管,在学校有学过人力资源方面的知识储备,实习也是在酒店,可工作性质大相径庭。对你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第一次做新员工入职培训,一个个睁圆了眼睛瞪着你,心却早已经神离,各种提问都视而不见,独角戏般的剧场,局面异常的尴尬;第一次开展员工生日活动,不知需要提前预定蛋糕,活动游戏环节老套,互动奖品没新意,简直一团糟;直到年底全员元宵晚会,从活动方案的设计到物资的准备,再到活动的顺利开展,从毫无头绪到轻车熟路,从逃避到期待,这都是一步一步实践的积淀。

23岁那年,你走得更远了,于是,又一次背上了众叛亲离的罪名。漂洋过海远离故土,踏上了游子路,只为了内心的向往与期盼。然而,唯独这一次是最有底气的,因为不管结果如何,有“父爱”为你支撑着。也正是因为老爸的赞同,决定时才更坚毅、果敢。

国外的日子,学习英文是第一步。没头脑的报了英语补习班,两个月了都没太大成效,对于一个交通并不发达的国家,大部分时间是浪费在拥堵的路上,到培训学校时头昏脑涨,学习效果大减。再加上,单词量匮乏,读音不标准,同时还要跨越不自信的心理障碍,要开口说,是很大的难题。直到投入到第一份工作,这才是开始。

尽管,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事情也并未像当初计划的那样完美,对于英文学习,积累大量词汇,克服胆怯主动去沟通交流,对于生活,保持自己的生活态度,坚持用影像的方式记录生活;坚持健身写作;坚持每个月坚持答应他人和自己的事情竭尽全力去做......坚持到现在就成了习惯。

24岁那年,小半个青春是无悔的,每一次的抉择,都随心了。也许天生不爱束缚,可接近二十年的时光里,被父母、老师思想上的压榨和统治,剥夺了无数个可以发掘自己的机会,那都不是自己。而今,已经慢慢的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充实而又自由。今后的路,只需要大步向前,朝着目标火力全开,跌倒了,拍拍灰,起身再来。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有青春做筹码,还怕什么呢?

今年,你25,愿你的内心依然美好纯粹,愿你的生活依然笑面如花,愿你的理想清单一一清空,愿你前程依旧,有一个不悔青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