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自己缺的是认知,其实缺的是认知升级

认知这个词,是从今年开始走进我的视野。我检索了一下我写过的文章,有94篇提到这个词,占所有文章的1/3。这是一个客观的数据,可见我对认知的看重。尤其是傅盛的《认知三部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至今还保留在我的笔记中。

和很多朋友一样,我也喜欢喜欢乔布斯的名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所以我有自己的知识焦虑,对认知的追求如饥似渴。

网络

看看大半年下来收获的成果。我平均每天听音频、读文章书籍时间超过2小时。而且不是只进不出,为了逼迫自己消化学到的认知,我每天还要花2~3个小时进行写作,并发布出来。成绩也很明显,感觉自己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认知水平甩年初时几条街,和朋友同事聊天都会显得更高大上,文章内容也得到很多粉丝的认可。

眼见这些收获,说不欣喜那是假话。不过,我会不时的对自己说,你的认知还不够,要继续学习。

其实这280多天的坚持,已经开始影响了身边的一些人,这更加坚定了我对认知的追求。我拒绝了几家公众号的约稿,还把把简书的签名改成“只为自己的认知而写,绝不哗众取宠”。

我以为我缺的是认知,认为自己会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然而混沌大学课堂上,傅盛老师再次讲认知升级,我才知道自己真正缺的是——

认知升级。

我缺不缺认知?这个肯定是缺的。

就像我学习很多知识,提出很多疑问和猜想,却得不到解答。

比如学了端粒效应,我猜想端粒数会不会受染色体个数影响?如果端粒受负面情绪影响的话,会不会只是在分裂时受影响?

再比如读了《三体》,我猜想高维和低维空间是什么样的?现在人类可以观测到原子的千分之一,如果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观测再放大若干倍,会不会发现一个原子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恒星,电子都是行星,也会有山川河流乃至生命?那样的世界是不是就是低纬度空间了?

我知道自己的认知有限,这些问题就连顶级的科学家都解决不了,所以我的想象是徒劳的。但是在商业上,在教育上,在其他各个方面,我同样有着丰富的想象和猜想,我同样解决不了。

我以为我缺的是认知,所以只要学习就够了,早晚我会知道自己想要的谜底。

但是这个过程中我越来越发现一个悖论,那就是我挤掉平时娱乐、碎片等等的时间都来学习,依然不够用。但还是得学习啊,所以我还是拼命的在学,在挤时间。

网络

直到今天,傅盛老师点醒了我,虽然我缺认知,但是我更缺的是认知升级。

其实上面那个悖论很好解决,我推演给大家看看。

问:缺少时间学习,那就把大块的时间用来学习啊,其他时间都干嘛了?

答:其他时间都用来工作、睡觉、陪家人。

问:睡觉时间能牺牲吗?陪家人时间能牺牲吗?工作呢?

答:睡觉时间已经在压缩了,不过有限。陪家人时间不能被牺牲。工作时间牺牲了,我就没法赚钱。

问:为什么不工作就没法赚钱?有没有不工作就能养家?

答:有,财富自由。

问:那为什么不去实现财富自由?

答:没那么容易,我在朝那个方向努力。

分析:阻碍我加快提升认知的不是时间,而是金钱。我以为我应该学好本领再去赚钱,正好颠倒了。我应该先赚足够的钱,然后再来加速学习。

这一套推理的过程完毕,我的认知升级到一个新的层次。我还孤芳自赏的拒绝人家付费要我的文章,究竟是谁给的底气呢?真想扇自己两嘴巴。

的确,有了钱,我可以请更高明的老师,用更好的学习方法,去实践自己的想法,这些都是现在的我远远做不到的。

所以,重新明确目标,从今天开始,先想着增加收入,在过渡到实现财富自由。而且要有紧迫感,越早自由,越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

认知提升却不升级,我还是过不好这一生。今天过后,我又收获了对认知的“认知”,真正的做了一次认知升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