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失眠遇见琴书画

      人在寻找自我的路上遇见对的人就好比路途上偶然遇见同方向的小伙伴一样。虽然目的地不同,方向相同皆可相互愉悦结伴而行。结缘琴书画是因初为人母,打破原来自身作息规律和内在自我心理状态,成为一个每天围绕家庭琐碎而忙碌失去自我的家庭主妇。每天等孩子睡着时候自己精神状态就特别精神。有专家分析这是补偿心理,深夜属于独处属于自我的空间和时间,因珍惜而自动失眠。都市的深夜有人买醉、有人狂欢,于我那些都无益,于是琴书画就因缘际会的进入了我的生活。庸人自扰之以不饶人,聊以自娱为最佳。往后失眠的夜也有了我自己狂欢方式。

      因琴书画又结缘后面陆陆续续遇到的人。有人是正中眉心的那颗痣;有人是虚晃一枪;有人与之若即若离;有人如淡水之交。但我认为真正以艺术之灵魂摆渡的人往往都是喜欢独处、轻微、淡远却又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的。遇见一个老师说:是我在今生此时,遇见了书画。我说:是我今生在恰适的时间遇见了对的人,为了遇见对的人所以我遇见了书画。张彦远对于写意说:不患不了,而患于了。既知其了,亦何必了。此非不了也。若不识其了,是真不了也。这话正契合我意,遇见对的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既知人,亦知己。此非不己知也。若不识人,亦是真不了己也。

      看石恪应真画像,为罗汉画像,其上有元代僧人元长(字无明)一段题跋:万仞崖头忽转身,拈来主丈黑皮皴。明明佛是闲家具。眼底何曾更有人。“闲家具”出自禅宗公案,唐代朗州刺史李翱请教药山惟严禅师:“如何是戒定慧?”禅师说:“贫道这里无此闲家具。”这段题跋与石恪绘画风格很是呼应。这提拔也呼应我内心的声音,初入书画常有疑惑不解,喜不耻下问,然最多就是问:如何写好字,画好画,弹好琴?遇见石恪这画时候,答案就迎刃而解了。此古人艺术这里无此闲家具,去做就好了,如一句:吃茶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