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这个六一节,很多小朋友的幼儿园时光就临近尾声了。在公立幼儿园,多半的孩子会在中班结束后退园,后来将转入学前班。
为了“孩子要不要上学前班”,从家庭内部,到家长群、朋友圈,我参与了多轮讨论。有的家长高举大旗,“要保护孩子的快乐”;有的则强调“小学一年级的噩梦,学前班是必须的”。各有道理,但是我和孩子可以走的路只有一条,选择只有一次。
自从开始面对“幼小衔接”这一课题,我经历了吃惊,紧张,抗拒,继而是无奈和深思。这个历程的结果,除了我也给孩子报名了了“学前班”,更重要的是思考了人生——关于孩子的学业乃至人生,我能起什么作用?能付的代价?
孩子,你即将正式开始学业,未来近20年是艰苦且重要的历程。你就像去往起跑线的路上,我真心希望你跑得更轻松,顺利!
被家长小心保护的童年
当家长反对孩子上学前班时,经常挂在嘴边的理由是“上学的日子还长着呢,我不想破坏孩子的快乐”。此言一出,一派开明、自信的光彩,让人反驳不得。
谁愿意看到孩子整天活在压力里和不自由里呢?尽管这压力可以来自学校、来自社会,可有哪个家长愿意说是自己逼孩子呢?
大家表面上是在争论该不该上学前班,而深一点可以看出,大家非常在意孩子的快乐。我们都希望孩子的快乐童年久一点,学习轻松一点,成长顺利一点——就像快乐、轻松和顺利,是来之不易的,也是被成年人含泪怀念的……
所以说到底,是家长在替孩子的学业和人生发愁,心疼孩子又怕他今后太难。可是,毕竟征程早晚要踏上啊!于是纠结焦虑一番,家长最终还要看着孩子去经历自己的人生。
与其刻意去保护孩子的快乐,不如去陪伴孩子经历快乐、经历挫折和痛苦。这是孩子成长的风景,父母也有了机会的重新体验人生。
起跑线的输赢不重要,那什么才重要?
我读书的90年代里,“赢在起跑线上”是很流行的理念。家长们打满鸡血地为孩子的好成绩使劲,就图每个环节都能有约一点。
后来这句话遭到了批判。新一波家长终于明白:孩子应根据自身的节律成长,不争输赢。(当然,估计很多家长“作风”转变的同时,心力也一万个没底,一万个纠结。)
无论说什么,起跑线就在那——小学入学,学业正式开始。反正都要起跑,不看输赢看啥呢?
有个特好的比喻:“学业就像马拉松,不在于起跑的位置,而有许多机会让你最后胜出”。那么,家长在这场孩子的马拉松里,扮演什么角色呢?
智慧的家长既是教练又是陪跑。在陪着辛苦前进的同时,更要看到方向、懂得技术。
马拉松的起跑,速度和位置优势是次要的,太快了也许反而过早透支能量。而运动员在起跑前具备素质和条件,对他一路都更为重要。比如身体状态的调整、心理状态的准备、对路线和补给的了解。
回到幼升小的孩子:他是否为开启学业充分准备?他应具备哪些素质?他将来要面对那些困难……这些问题,是教练家长该关注的,而且是可以下功夫的。(再详细一点如专注的能力,学习的兴趣,困难中自我调整的能力)
有利于“赢”的优势,总是令人喜欢。对于学龄前儿童,知识的积累是抢跑,而能力的储备是热身。前者是表面胜利,后者是战术。而无论学前班、幼儿园、还是课外班,都不过于训练的外部资源和工具,任你选用——用啥、怎样用,是由教练依据运动员在选择的。
从关键节点的管理,拓展我们的格局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家庭成员是个项目团队,而父母最理想的位置是团队领导。在孩子的每个人生节点,总会引得整个团队的紧张焦虑。(我也被人说过“高标准”和“玻璃心”。) 不过,相信我,没有徒劳的较劲,使劲的人总会有点深刻体验。
表面上紧张焦虑的是具体的选择,比如上不上学前班、选文理科、选大学;而隐含的焦虑,是对孩子未来发展的忧虑,以及对自身承担责任的压力。焦虑感,虽未必让选择变简单,但是可以让视角和格局来一次突破。
比如家长转变视角,焦虑会大大降低,用力的方向也会不一样:比如,当注意力从替孩子选择更好的,转变为陪孩子经历选择并帮他享受选择的结果,那么家长就成为了孩子成长的参谋,团队的核心人物。一个参谋的感觉,是责任,是被信任被关注,也可以是价值观的提升。
至此,我最初的问题和焦虑没有复杂化,反而有了升华。应该为自己和孩子的成长干一杯。Che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