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都觉得神奇——儿子刚出生的时候才45厘米,现在竟然快要到1米40了。
妻子时常说:“他要不长大多好,小时候多乖啊。”
的确,儿子不仅长高了,也顽皮了很多,性子也很符合山东人的“标准”,有些拗。所以在刚上学的第一年里,更是经常性的被班主任叫家长。
儿子从小在北京上的所谓国际幼儿园,自我意识强一些,成长的环境也相对宽松。上小学后,一下有了规矩,自然有些不太适应。幸好孩子本性都是不错的,那就慢慢教育吧。例如上课做小动作,例如老师每次提问他都积极举手但总是不被叫到于是气鼓鼓使小性子。
于是,我一遍一遍对他讲课堂纪律的重要性,讲你们班有四十多个同学,老师叫同学回答问题只能选一两个人,所以叫不到你也是正常的,等等等等。不过琐事多了,妻子没了耐心,我的脑袋也变大,但仍然给小家伙摆事实讲道理。真不知道谁说的“男孩一定要让爸爸多带”,这句话让妻子格外受用,因为这样,只要我在家,她就可以把儿子推给我。
妻子对我很不满意的,是我对儿子过于宽松。拿学习说吧,儿子只要完成作业就够了,我不会给他加额外的任务。但妻子认为,一定要多做题、多复习——“你看他们班的某某某某”。早就忘记了孩子刚出生时我俩的共识。
当时,还是她提出来,说孩子上学后不要给孩子压力,只要成绩能占一般就可以了,重要的是孩子每天开心快乐。
我现在还秉承着“初心”,她却早已“叛变”了。
儿子有时候会说:“你们总让我学习、学习……我能长这么大真不容易啊!”我听了一边憋不住笑,一边也有些同情儿子。
不过妻子最焦虑的还是儿子在学校的表现。有那么一大段时间,班主任隔三差五的叫家长或者打电话沟通。班主任说:“全班同学里,你家孩子是最让我操心的。他会在课堂上和老师顶嘴、生气发火。我经常不放心,在别的老师上课时也到班里看一看,就是因为不放心你家孩子。”
听了班主任的话,妻子更是吓坏了:儿子咋就成了班里“问题最大的”小朋友了呢?这可怎么办?她对我说,你别工作了,专心带孩子吧。
直到有一次,我去开家长会。家长会结束,许多家长陆陆续续离开,我留下来想和班主任多交流几句。有两位家长在和班主任说话,所以我就站在一边等着,竟然意外听到班主任在说:“你家孩子是班里问题最大的……”
我晕!回家后,我让妻子和其他同学家长聊聊,果然发现年轻的班主任对不少位家长都是时常沟通“告状”的,孩子的问题都“很大”!我和妻子总算放心不少。
但儿子在班里发脾气是真实的,而且我估计他是班里脾气最大的一个。
班主任曾经发给我一个视频,是一年级期末考试公布成绩的现场。儿子把他的小课桌气哼哼的推到了墙边,然后在老师要求下又哭着搬回去,全班同学奇怪的看着他。班主任说儿子生气是因为他的数学没有考满分。她担心我儿子在班里这种表现一方面会吓到其他同学,另一方面伤及别人。
放学后,我问儿子。儿子仍一脸不开心的样子,说是有口算题错了,所以数学没能得到优。我告诉他偶尔出错是正常的,但搬课桌发泄情绪确实不对。
儿子问:我心里很不开心怎么办?
我说,可以生气,但尽量不要影响到其他人,更不能伤害到别人。你看你在班里搬着课桌表演,连张门票都没收到,是不是很亏啊?而且,你喜欢你同位是不是,你不怕吓坏她吗?
我不是心理老师,也就只能这么说了。
次数多了,我发现儿子发火总是有原因的,并且一些原因让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开解他。
例如,体育老师让同学们在操场上跑5圈。同学们跑了5圈,可能是老师忘记了,要求大家再跑一圈,这时候儿子就会不干,大叫“老师说话不算数”。
例如,老师有时候说他不对,但没有给出理由。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里曾有“写出一个带‘𠄌’的字”,儿子写了“柳”,被老师打了叉号。儿子不解,认为自己是对的,因为柳字的第六笔就是“𠄌”,问老师几次,老师都让他等等却没有回答他。
对于“𠄌”风波,我给儿子解释说,语文老师判他是错误的,很可能是因为一年级还没有学“柳”这个字,不鼓励同学们给出这种答案。
类似情况还有一些。不过说真的,我都觉得自己给出的解释过于牵强。
但无论如何,孩子对人发脾气都是不对的,究其原因,性格还是受家长的不好影响。想让孩子改,首先要找到我们自身原因然后先改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