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几年前在网上读过一篇文章,作者写自己亲戚家的孩子参加一个什么竞赛(我记不清楚了),要通过微信投票决定优胜者。作者的亲戚弟兄姐妹多,家族大,人脉特别广,还通过他们海外的亲戚拉票。国内的人白天投,国外的人晚上投(时差),投票一路领先。后来位居第二的孩子竟然迎头赶上。接下来继续投票的日子里,领先的这两名参赛者票数此起彼伏,赛事异常胶着。
投票最后一天,为了麻痹当时票数领先的对手,作者的亲戚让特定的一群亲朋好友保存实力,到截止时间前最后两个小时再投票,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最后作者亲戚家的孩子获胜。
作者文笔不错,文章写得惊心动魄,无聊的我竟然读完了那篇长文。从那里我了解到,这些网络投票比的并不是作品的真实水平,而是孩子家长的关系网。
隔三差五地,我的微信群里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投票比赛。多数时候,这些投票都和孩子们的活动有关。刚开始,我也不由得去为同学朋友的孩子投票。可当我点进去,看到那么多其他孩子的名字或者照片时,心里会有不安。因为我并没有时间去欣赏所有人的作品,而且很多艺术类别我根本一窍不通,没有作评判的能力。
相信大多数被邀请投票的人和我的情形差不多。如果你并不了解所有的参赛作品,就因为朋友的人情而投下你手中的一票,那其实是在助长一种不公平。而这种拉票、刷票之风日盛,大家各显神通,什么利用不同设备、利用不同无线网络等各种手段层出不穷。这些明明属于投机取巧,现在却被大家普遍接受,放在台面上互相交流学习。
我自己没有参加过这样的网络投票比赛,不了解多数情况下,参赛者是主动参与,或者由于是班级活动等原因不得不参加。我想象着大多数家长应该也没有多大兴致花那么多时间去投票、拉票吧,毕竟大家都很忙。家长们应该也不是冲着奖金去的,因为一般情况下,奖金并不是那么可观。说是为孩子的荣誉吧,这种靠拉票、刷票选出的奖,含金量想来应该也没那么高。
无论如何,这样的网络投票对孩子们的成长实在是害处多多。短期来讲,如果真正水平高的作品没有胜出,那对孩子的打击肯定很大,说不定会影响孩子对这项活动的兴趣。反过来,如果水平不高的作品却胜出了,获奖的孩子会得意于自己家族的关系,而不是对自己真的有信心。长期来看,害处就更大了。这样的活动其实是对所有参加者、投票参与者不断强化一种错误、扭曲的价值观——关系比实力更重要。
那么谁是这些投票活动真正的赢家呢?自然是背后的广告商。我不反对做广告,但是这样的广告我们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大家说起各种屡禁不止的假冒伪劣产品都恨得咬牙切齿,人人都渴望一个诚信社会。诚信社会必然要有诚信的公民组成,可想一想我们天天都在给孩子们脑子里灌输什么,人情交易?关系网?投机取巧?
我知道我们中国文化是人情大过律例,但这并不是健康的现代文明。要建立一个诚信社会,就得从社会的每个细胞——我们自己做起。把我们的人情用在真正的互相关爱上,而需要诚实、遵守规则的时候,请把人情放在一边。
如果你知道投票活动靠的是拉票、刷票,尽量不要去参加。如果不得不参加,那就尽量公正地投票,包括了解所有的作品,以及不用各种手段刷票。同时也要对孩子解释清楚,希望不要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
其实这种靠拉票、刷票选出的奖不要也罢。这样一想,你也许就可以不被活动背后的利益操纵,可以遵从自己的内心,投下自己认为正确的一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