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
康德于1724年诞生于普鲁士东部的哥斯尼堡,他的父亲是一位马鞍师傅,康德一辈子都住在这个小镇上,一直到他80岁过世为止,他们一家人都是非常虔诚的教徒,而他的宗教信仰也成为他的哲学的重要背景之一,他和伯克莱一样觉得有必要巩固基督徒信仰的基础。
世界上有两种哲学家,一种是不断寻找他对哲学问题的答案的人,而另一种则是精通哲学史,但并不一定建立自己的哲学理论的人。康德对于古往今来的哲学传统有很深的了解,他对迪卡尔和史蒂诺莎的理性主义与洛克伯克莱和修姆等人的经验主义都很精通。
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认为我们对于世界的了解都是从感官而来的。修我更指出我们通过感官能够获得的结论显然有些限制。
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者认为人类的心灵是所有知识的基础。
康德认为两派的说法都有一部分正确,也有一部分是错误的,在这方面大家一致关心的问题是我们对于这个世界能够有什么样的知识?自从笛卡尔以来的哲学家们都专注于思考这个问题,他们提出两种最大的可能性,一,这个世界正如我们感官所认知的那样,2,这世界乃是我们的理性所体悟到的一般
康德认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观念是我们同时透过感官合理性而得到的,不过他认为理性主义者将理性的重要性说的太过大了。而经验主义者则顾问强调感官的经验。康德同意修姆和经验主义者的说法,认为我们对于世界的了解都是通过感官而来的,但他也赞成理性主义者的部分说法,认为我们的理性中也有一些因素可以决定我们如何认识周遭的世界,换句话说,他认为我们对于世界的观念会受到人类心灵中的某些状况的影响。
我们所见到的事物首先会被看成时间或与空间里的一个现象,康德将时间与空间成为我们的两种直观形式,他强调我们心灵中的这两种形式先于一切经验,换句话说,我们还没有经验事物之前就可以知道我们感知到的将是一个发生在时间与空间里的现象,因为我们无法脱离掉性这副眼镜。康德的概念是时间与空间属于人类的条件。时,空乃是人类感知的方式,并非物质世界的属性。
因为人类的心灵不只是纯粹接受外界感官刺激的被动的蜡也是会主动塑造形状的过程,心灵影响了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就像你把水倒进一个玻璃壶里面,水里会立马顺应水壶的形状,一般同样的我们的感官认知也会顺应我们的直观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