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之履(1):维也纳的净与静

教堂,还不知什么名字。


像众多青岛人一样,我也是为能生活在青岛而自豪的一员。每当有朋自远方来,我都会首推去看看著名景点八大关。八大关之美,融自然和人文于一体,在我心中无能出其右者,犹其是在这落叶满地的深秋。

这次在深秋时节到维也纳,方知走进了一个放大版的八大关,相似之处当然不只是满地落叶,更有那独具特色的欧式建筑,和进入其中才能体味到的东西。


昨晚拍的,我们住所附近。


八大关的建筑我不想提及,因为它的一砖一瓦都让人联想到被殖民的屈辱,想到当年因落后而挨过的打。所谓建筑风格,不过是列强将其喜好向弱者的强暴式移植!

我很想分享从拥有八大关的青岛,到来维也纳仅有一天的感受。


好像是个皇宮


干净是这两座城市共同的特点,显而易见。青岛的干净像个化了妆少女,靠其年轻和靓丽的底色,简单收拾便十分养眼;维也纳则更像个贵妇,她的美是被精心捣饬过的,尽管哪怕盯着细节观瞧都痕迹难寻。举个例子。我所住的民居就在闹市,打开窗子,外边临街的窗台用手去摸都没有灰尘!这种干净绝非有意为之,肯定经过了岁月和文化的过滤。


住所附近街道,昨晚拍的。


相比较于干净这一相同的外表,安静则体现了维也纳与青岛完全不同的性格。从落地维也纳机场那刻起,安静是我们一行四人共同的感受。这里的一切似乎都那么按部就班顺理成章,所遇到的人也从容不迫有条不紊。还是举个例子。我逛过两家小书店,安静的一根针掉到地上都会是巨大的响声;我曾轻声问卖书的小伙子是否有有关中国的书籍,没想到他不懂英语,我只好写给他看,过了一会他大概请教了别人,然后静静地从柜台后走出来,到我身边给我推荐。


这是昨天我在书店人家给我推荐的书,汉字我认识。


或许正是从青岛的喧嚣当中走出来,才特别喜欢维也纳的安静。作为一种性格特征,喧嚣和安静没什么好坏之别,正如内向与外向。而且,我坚信性格是可以改的,比如随着年龄和阅历。


MOMME,BARRY,和我。


期待着这两座城市的改变,更期待着经过十几天异域文化的浸泡,改变的是我自己!


昨晚和三住维也纳同行交流后合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