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辑组订阅的《读者·原创版》最新期里读到一篇文章——《安徒生童话,一剂加糖的中成药》。忽然,很有感触,也想写一写我心中的安徒生。篇名借自顾城,我很喜欢顾城,从前读他的诗,不明白一个人怎会如此通彻却又如此纯真。后来觉得,他和安徒生有着相似的心灵。
我喜欢具有他们那样心灵的人。
安徒生要算是我的文学启蒙老师了。读小学二年级时,字尚认不得多少,借了同学一本《安徒生童话》,天天课间捧着已被翻烂的书读得如痴如醉。
记忆最深刻的是《野天鹅》。
但终究年幼,只是被故事吸引,留下的印象并不如何深刻。
时光晃眼便是十多年。读大学时,我在图书馆书摊上看到一本封面是美人鱼雕像的《安徒生童话》,那位身形优美,气质忧伤的人鱼霎时便深深吸引住了我。几乎是毫不犹豫地,这本书就被我买下来了。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每晚睡觉前我都要读一读安徒生童话。竟比小学时更加入迷。
若要我说安徒生童话怎样怎样好,我也不知道要如何如数家珍地去罗列。我只是一直被感动着,透过那些被翻译得美丽的文字,我似乎触摸到了一颗颗哪怕悲伤也依然温暖的心灵。(此处应该向译者叶君健先生致谢并致敬,他非常出色地诠释了安徒生的童话之魂,丹麦报纸有评论认为“只有中国的译本把他当做一个伟大作家和诗人来介绍给读者,保持了作者的诗情、幽默感和生动活泼的形象化语言,因而是水平最高的译本。”为此,丹麦女王曾隆重授给叶君健“丹麦国旗勋章”。)
安徒生童话,其实和大多数童话不太一样——大部分的故事,结局并不圆满。却并不叫人绝望,反而从眼泪中升华出爱与希望。
小时候便印象深刻的《野天鹅》里,小公主有十一个哥哥,最小的哥哥对她最是温柔体贴。变成天鹅的他们带着妹妹飞越海洋时,有这样的描述:
她身旁有一根结着美丽的熟浆果的枝条和一束甜味的草根。这是那个最小的哥哥为她采来并放在她身旁的。她感谢地向他微笑,因为她已经认出这就是他。他在她的头上飞,用翅膀为她遮着太阳。
这个温柔的小王子,为了守护自己的妹妹,最后却未能完全化作人形,仍保留了一只天鹅的翅膀。
我想,这样的结局虽然遗憾,但那半边翅膀却并不是缺陷,反而是一个见证,见证了善良,见证了亲情,也见证了幸福。
王子少了一只手臂,而锡兵(源自《坚定的锡兵》),则是只有一只腿。
他本是一个玩具,因为制作到最后材料缺乏,所以他生来残疾。
但是当他看到另一个同样只有一只腿的女孩时,他内心骑士的基因便被激活了。他想守护这个柔弱而美丽的与自己有着相同命运的女孩子(其实,这女孩是个舞女,所以以一只腿站着,并非真的只有一只腿)。但天意弄人,锡兵被风吹出了窗外。从此,开始他的冒险之旅。他被迫乘船漂流,进入过下水道,出入鱼腹,最终幸运地回到了原来的家,重新见到了他要守护的女孩。也许并非是运气而是他的勇气与决心让他能够奇迹般地重回故里。
但这时候“他望着她,她也望着他,但是他们没有说一句话”。
而最后,锡兵被淘气的孩子扔向了火炉,最终在他的女孩身边被烧成了一颗小小的锡心。
同样遗憾的结局,但至少,他们是一同葬身火海的,而且,大火可以吞噬生命,却吞噬不了一颗热爱着的心。
像我多年前看过的一个故事,男女主人公在烈焰中相拥,最终融成一枚水晶情种。一个比皆大欢喜更成全爱情的结局。
焚身火海的锡兵留下了闪着金属光泽的心灵,而纵身大海的人鱼公主却获得了永恒的灵魂。
她为了王子放弃了人鱼的身份,如果得不到爱便要失去灵魂化作泡沫,除非她能亲手杀死自己爱的人,用爱之死换回生命。但在最后的舞会上,“一直到半夜以后,船上的一切还是欢乐和愉快的。她笑着,舞着,但是她心中怀着死的思想”。
她能够为爱情舍弃一切,不仅包括她的歌喉她的尾巴她的亲情,甚至包括她的生命与灵魂。
虽然得不到,也不会因爱而生恨,依然愿意成全,哪怕代价是所有。她的心里一定是住着海洋的,那样澄澈而宽阔,包容一切。
“小人鱼向上帝的太阳举起了她的光亮的手臂,她第一次感到要流眼泪。 在那条船上,人声和活动又开始了。她看见王子和他美丽的新嫁娘在寻找着她。他们悲悼地望着翻腾的泡沫,好像他们知道她已经跳进浪涛里去了似的。在冥冥中他吻着新嫁娘的前额,她对王子微笑。”
这样的告别,悲痛得无以复加,却又温柔得无与伦比。
这不是世俗的幸福,却比幸福更让人感动吧。
安徒生的故事,似乎总是以忧伤为基调。也许是因为他自己也曾饱经患难,体验过生命的折磨,知道人生本就有太多的求而不得。而这样的人,是明白“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结局是无法真正治愈人们的痛楚的。海市蜃楼只会让渴盼的心灵更加干涸。
但他依然满心赤诚、满腔挚爱。所以,即使是死亡,也抹灭不了那些他深信不疑的人性与真情的光辉。
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被冻死在街角,但她脸上放着光彩,嘴角带着微笑,手中还捏着一根火柴。她是跟随着美好的梦境去向天堂的。
在安徒生笔下,与她一样被冻死的,还有克努得,源自安徒生童话中我最喜的一篇——《柳树下的梦》。
我们的主人公克努得,一个忧郁的修鞋匠,为了得不到的爱情将自己驱逐到异乡。但只要这个地方长着接骨木树或者柳树,都会唤起他的悲伤与思乡,所以他唯有不停地流浪。最后,是故乡的召唤让他决定踏上归程。然而他归乡的心太热烈,不顾风雪的阻挡,却最终没能逃脱掉死神的羁绊,他的结局就如小时候的那块带着苦杏仁心的姜糖人一样,碎裂了。但他死时,美丽的梦境成全了他,所以他的嘴角也挂着幸福的微笑。
每次读到这个故事,读到下面这段文字时,总压抑不住心中的泪雨:
他又踏上了北上的旅途,走了许多天,他匆忙地走着,好像想要在家里的人没有死完以前,赶回去似的。不过他没有对任何人说出他心中的渴望,谁也不会相信他心中的悲哀——一个人的心中所能感觉到的、最深的悲哀。这种悲哀是不需要世人了解的,因为它并不有趣;也不需要朋友了解——而且他根本就没有朋友。他是一个陌生人,在一些陌生的国度里旅行,向家乡,向北国走去。他在许多年以前、从他父母接到的唯一的一封信里,有这样的话语:“你和我们家里的人不一样,你不是一个纯粹的丹麦人。我们是太丹麦化了!你只喜欢陌生的国家!”这是他父母亲手写的。
安徒生啊,您真是赚了我好多眼泪!
读《夜莺的歌唱》时,我流过眼泪,特别是当小夜莺回到曾经驱逐过他的濒死的国王身边为他歌唱却又拒绝他的奖赏时所说的那些话,让我忍不住一读再读:
你已经奖赏过我了,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第一次给你唱歌的时候引得你流下了眼泪。这些眼泪是使歌唱者的心充满喜悦的珠宝。我这小小的鸣禽要远离你和你的王宫回到那渔夫的家和贫民的农舍去。我爱你那颗心胜过爱你那顶皇冠。
——我想,比这只小夜莺歌声更美的,是它的心灵。
而在读《她是一个废物》时,心格外沉重。这大概要算得上是安徒生的一次发泄吧,他自己的母亲也和故事里的母亲一样嗜酒如命,他的不幸的童年和故事里的孩子又是那么相似。
但是在故事的最后,他这样写着:
“我亲爱的妈妈!”他哭了起来,他的眼泪不停地流着。“人们说她是一个废物,这是真的吗?”“不,她是一个非常有用的人!”那个老佣人说,同时很生气地朝天上望了望。 “我在许多年以前就知道她是一个好人;从昨天晚上起,我更知道她是一个好人。我告诉你,她是一个难得的人。老天爷知道我说的话是真的。让大家说‘她是一个废物’吧,大家喜欢怎样说就怎样说吧。”
一个孩子,在风霜洗礼过面容和心灵之后,选择原谅了他的母亲并怀念他的母亲,令人动容。
还有许许多多的感触与感动,难以一一细说。而每每读到那些如泣如诉的故事,我就会想,以清透如玻璃一般的文字承纳这些的那个人,他究竟在多少个不眠的夜晚回想起自己人生的坎坷而泪流满面,却又始终不肯放弃对良知的坚守与对希望的憧憬,于是一字一句地写下了这些苦难与救赎并行的爱与生命的悲悯赞歌。
顾城在《给我的尊师安徒生》中这样歌唱——
没有旗帜 没有金银、彩绸/但全世界的帝王 也不会比你富有/你运载着一个天国/运载着花和梦的全球/所有纯美的童心/都是你的港口
而我也想说:
所有受过伤却依然温热的心灵,也是你的港口。
此时此刻此文,给我的尊师安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