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无意中看到我平常最爱去的书店宣布重新营业了。
于是我掐指一算,自疫情以来我好像已经有两个多月没有去逛过书店了,而在这期间,书店也关门了两个多月。
如今终于又重新恢复运营,虽然24小时不打烊的运营时间段还在暂停中,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她最终是熬过了这漫长的疫情时期。
或许是因为国营的原因,这家位于我所在的城市市中心的新华书店得以顺利复工,但我知道,包括书店在内的很多小型自营单位都没能挺过这个冬天。
上个月在朋友圈看到了有人转发许知远的“单向空间”众筹续命的消息,连许知远那么有影响力的品牌都在这场灾难中沦落到了向大众求救的境地,又何况那么多无足轻重只想维持生存的小书店呢?
疫情之下,“书店将死”的话题开始被很多人关注和讨论,一家以盈利为目的的书店如何在这场还没有到头的疫情中自力更生,也成了很多无名书店此时此刻的困境。
更多更大的使命或许还是只能交给书店自身,如何谋生,如何顺利度过难关,如何采取有效的举措,譬如像许知远众筹一样来给自己打一针鸡血。
而我们普通人能做的,或许就只能是去一趟顺利复工的书店,买几本两个多月没有看的书。
微弱的经济支持看似毫无卵用,但是我想除了买书,还有什么能抵得上书店这些时日的消亡呢?
还是忍不住跟你们分享我常去的书店,她是一家打着“全球首家共享书店”旗帜的商城,从一楼到七楼,吃喝玩乐书,无一不全。
而我最爱去的是她的四楼和五楼,这两层也是24小时全天候营业的楼层。
在这里我已记不得度过了多少个独处的日日夜夜。
应该是在2018年的初冬时节,当时的那份工作已经做到自己无法呼吸的程度了,于是我果断辞掉工作一头扎进了书店。
我知道是自己内心的那根弦崩得太紧的缘故,在当下那个时刻,我急切需要一个可以让自己逃避的地方,可以把自己隐身的地方。
我知道那个地方,是我的避难所,是我的退路,是我可以不管不顾,自由呼吸的天地。
我在这里读三毛,看村上春树,翻完了卡夫卡,读遍了畅销榜上的所有书单。
从那以后,每过一段时间我都会去书店蛰伏个好几天。
每个人可供自己放松的方式都不一样,有人喜欢打游戏放肆神经,有人喜欢下厨做美味的饭菜填饱空虚,有人热衷旅行用寂寞抵抗孤独。
而我唯独喜欢的是和书本相处。
我想知道书里的那些人是怎么跟自己妥协的,我想知道那些作家是怎么放松自己的。
久而久之,书店于我而言的意义,就不再只是我一摞一摞往家里搬运的书本,在我的精神世界里,书店就像我的食粮,像是我的空气,是一个我能够汲取养分的地方。
每次当我觉得自己呼吸不过来的时候,当我觉得神经又再次紧绷的时候,当我感受不到自由的空气的时候,我都会义无反顾地扎进书店去。
我还记得曾经跟朋友开过一个玩笑,我说等哪天真的走投无路的时候,就去书店当一个搬运工好了。
朋友说,等你真的做了搬运工可能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热爱书店了。
谁知道呢,但愿走投无路的那天,永远不要到来。
正如许知远的那篇为单向空间众筹续命的文章里所写的一样:
“ 我们对书店的理解,从来不只是一个卖书的地方,而是一个会锻炼心智、存储记忆、抚慰情感的家园。”
一个没有书店的城市是不完整的,一个没有书店的人生也是如此。
书店不仅仅是一家盛满了书本的场所,更多是我们每一个爱书爱阅读的人想要投身的地方。
在书店的某个角落,找到一个刚好可以容身的小空间,怀抱一本喜欢了很久的书,一页一页,指尖沾染着书中文字的香味,内心享受着书店这所静谧而安稳的场所带给自己的充盈和宁静。
这种内心的充盈和安宁,是任何其他事物都无法代替的。
唯有在那个场合,有书,有灯光,有一片赤诚,有一方小小的天地。
最近天气状况似乎因为倒春寒又回到了冬日的凛冽之中,但是我们内心这股对书店的向往和热忱不应该被冷空气扑灭。
书店不死。
这个世界,要有光,要有希望,要有书店。
直至今日,我依然怀念书店的味道和那一隅的安宁。
希望春暖花开时,我们还能如往常一样,去书店,霸占一个暂时属于自己的座位,待上一整天,在低头抬眼之间,跟每一个走过身边的路人微笑,跟那些很久没有见到过阳光的书本,来一场久违的亲密接触。
在这个漫长的寒冬,书店不会再是一座孤岛,我们会一起迎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