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阿兰·德波顿,1969年出生于瑞士,18岁就读英国剑桥大学历史系,他博览群书,通读文学、艺术、美学、哲学和心理方面的书籍。23岁时,他就出版了人生的第一部小说。《哲学的慰藉》是他的第五部作品,这本书既能抓住人类生存的重大主题,又能以话家常的亲切形式向你娓娓道来。这本书出版之后,阿兰·德波顿名声大噪,而当时,他仅仅三十岁出头。
关于本书
在本书中,德波顿认为真正的哲学不应该远离普通人和世俗的生活,而应该多花点力气去研究一些更现实的论证,比如试着去回答“我们该如何生活得更好”这样的问题。书中介绍了六位哲学家: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和尼采,分别对应哲学在六种境遇中的慰藉作用,它们是: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到挫折、缺陷、伤心和困难。
核心内容
本书的思想核心是:任何一个人在人生的某些节点,都可能遇到自己的烦恼。针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六个人生问题,作者阿兰·德波顿分别向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和尼采这六位哲学家取经。阅读这些哲学家的个人体验与思想学说,我们能够在身处逆境之时,感受到哲学的慰藉,从而舒缓心灵,甚至根治我们的问题。
一、遇到挫折时,哲学所能带来的慰藉
塞内加是斯多葛派的代表人物。这个学派的哲学家本身就比较注重哲学的慰藉作用。
斯多葛派有一个观点:我们不快乐的原因在于我们试图控制自身无法控制的东西。当我们总想着去控制超出自身能力的事物时,只会徒增痛苦。当面对一些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时,我们唯有随时预想好各种准备,才不会惊慌失措。
塞内加的一生中,经历过病困交加过和流离失所,也经历过富足美满和声名显赫。他做过多年尼禄皇帝的导师和顾问,之后惨遭厄运的突袭,尼禄为了一个和塞内加扯不上关系的阴谋而命令他自裁。
收到自裁的命令时,塞内加不动声色,顺从地割了手腕。身边的朋友大惊失色,而他却淡定地安慰朋友,他问他们的哲学哪里去了?多少年来他们那种处变不惊的精神哪里去了?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塞内加也一直践行自己的哲学:要对不好的事情提前做好准备,因为:我们对有准备的,并且充分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强。
这种哲学观点不等于逆来顺受。塞内加教导我们要理性地区分必然和非必然,不要把非必然当做必然,而拒绝可能的事情;也不要拒绝承认必然,而妄想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在富足的时候,他也清醒地视富贵为身外之物,用他的话来说便是:“我从来没有信任过命运之神。我把她赐给我的一切——金钱、官位、权势——都搁置在一个地方,可以让她随时拿回去而不受到干扰。我同身外之物保持很宽的距离,这样,命运只是把它们取走,而不是从我身上强行剥离。”
塞内加的哲学能够帮助你认识到:任何坏事都可能发生,你做好准备,这样就不至于受到太大打击;而那些已经发生的坏事,想想其实也没有那么糟糕。塞内加的理由很直接:“何必为了部分生活哭泣呢?君不见全部的人生都潸然泪下。”
有一句鸡汤叫“期待最好的,准备最坏的”,塞内加告诉我们要把重点放在“准备最坏的”,以防命运给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人无法掌控自己的全部命运,但要拿得起,放得下,赢得起,也输得起。
二、缺少钱财时,哲学所能带来的慰藉
伊壁鸠鲁认为哲学是快乐的源泉和法则。他认为一个穷人可以和富人一样快乐,甚至可以更快乐。
伊壁鸠鲁的哲学强调感官的快乐,伊壁鸠鲁学派又被称为享乐学派。
但如果真正了解这位强调享乐的哲学家,你一定会发现他对快乐的实际爱好令人意外。真实生活中,伊壁鸠鲁没有豪华的房子,饮食也极其简单,他只喝水不喝酒,一顿饭有面包、蔬菜和一把橄榄就满足了。
伊壁鸠鲁的物质世界极其平淡,那么,他的快乐从何而来?
伊壁鸠鲁认为,我们不应该根据自己的第一感觉行事,而应该先审视自己的欲望是否是理性的。
伊壁鸠鲁把快乐的要素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自然而必要的,除了基本的吃、穿、住之外,还有朋友、自由和思想;第二类是自然但不必要的,诸如豪宅、大餐、仆人这些奢侈的享受;第三类是既不自然也不必要的,名望和权势属于这一类。
伊壁鸠鲁认为,快乐其实更依赖精神层面的事物,而对物质的东西依赖相对较少。在金钱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后,财富的继续增长并不会让我们的快乐不断上升。
在伊壁鸠鲁的快乐清单中,友谊是他最为强调的一点。一群真正朋友能给我们带来的关爱,以及和他们在一起时的氛围,是财富所不能提供的。
自由和思想在伊壁鸠鲁的快乐清单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和财富相比,伊壁鸠鲁更注重这些事物对快乐起到的重要作用。
三、与世不合时,哲学所能带来的慰藉
苏格拉底每天最大的兴趣就是走向各个阶层、各个年龄的雅典人面前贸然发问。通过追根究底式的问话,往往让人体会到自己固有的观念和思想毫无根基。人们指控他不敬城邦之神,破坏伦理道德,腐蚀雅典的社会构成,唆使年轻人反对他们的父辈。
苏格拉底接受了审判,他面对五百公民组成的陪审团,没有半点怯弱。他坚持自己行为的合理性,认为自己的哲学能够促进雅典的发展。
他的解释是没用的。陪审团本来就是带着偏见来的,对苏格拉底的解释又不能全盘理解,甚至于说不屑去理解。可想而知,苏格拉底被判有罪是必然的事情。
审判之后,陪审团给苏格拉底一个选择:只要他放弃自己的哲学,他就可以活命。苏格拉底拒绝了,他慷概赴死。正因为他对自己的思想无比笃信,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自己的哲学,毫无惧意地为自己的思想殉道。
一个人对抗五百人,一个人对抗一座雅典城,一个人对抗一个时代,苏格拉底把与世不合的孤单演绎到了极致。
他是如何做到与世不合之下,还能泰然自若的?那便是对真理的追求和对逻辑思考的信任。
何谓真理?在苏格拉底看来,只有那些不能被理性地驳倒的论断才是正确的,不能证伪的论断才是真理。他告诉我们: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反复思考远比直觉靠谱。在理性思考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原先固有的想法会变得支离破碎。
苏格拉底的与世不合,并非只是验证了“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一说法。苏格拉底也没有强调真理和少数的关系,他只是敦促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反对者得出结论的逻辑上,提醒我们应该关心的不是反对我们的人数有多少,而是他们反对我们的理由有多充分。
事实上,认为与世不合便是真理,与认为与世不合便是错误,两者想法同等幼稚。一种思想是否有价值不取决于它受到的赞赏多还是批评多,而取决于它是否合乎逻辑。
金句
1.财富可能散尽,容貌不能长存,身体可能受到伤害。当我们总想着去控制超出自身能力的事物时,只会徒增痛苦。
2.人无法掌控自己的全部命运,但要拿得起,放得下,赢得起,也输得起。
3.我们不应该根据自己的第一感觉行事,而应该先审视自己的欲望是否是理性的。
4.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反复思考远比直觉靠谱,在理性思考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原先固有的想法会变得支离破碎。
5.一种思想是否有价值不取决于它受到的赞赏多还是批评多,而取决于它是否合乎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