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学院 武小龙
季秋之时,我来到这里,感受她的皓齿明眸,含笑眉眼。
苏师姐说:“云归湖心,燕归梁檐,水归东海,我归曲园。”
一
“人生初见,秋风画扇。”
刚开学的曲园对新生不算友好,整日操劳却没有倦色的太阳,就那么亮晃晃的挂在那里;还有吹起来谁也不认的“妖风”,中了魔一般带着未消的暑气呼啸而过。
日照告诉我,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大概就是伞在你手中,你却握不住它。
最念念难忘的,大概就是穿着不透气的军训服和硬到人心发慌的军训鞋训练的日子了。国护队师哥师姐的口令现在好像还能听得见,是谁还分不清稍息和跨立,向左转向右转不知道错了多少次,还记得教官说谁的帽子像蒙古包,逗笑了站军姿的我们,也惹来了另一位教官的“笑什么笑,打报告了吗就笑”,随后就是我们强忍笑意的一声声“报告”。那时候晒得黑黝黝的我们,现在想来也不禁莞尔。
军训两周期间每天的“豆腐块”也是让不少新生心生“绝望”,现在回想起来,也苦了那些当时教新生叠被子的师哥师姐们。地上永远捡不干净的头发和永远擦不干净的水渍,被查寝的师哥师姐批评了无数次,但是为什么就是打扫不干净呢,我们也想知道,到现在依旧迷惑。
我们就这样迷迷糊糊的跟她见面了,甚至还没来得及说一声“你好,曲园”。
二
“我欲执笔,绘你眉眼。”
结束了军训的我们,迫不及待脱下一身军训服,换上不磨脚的鞋子,放下扎了许久的马尾辫,终于得以好好品味红墙黑瓦的曲园。
走过太阳桥,看过智慧湖,那里的“精卫填海”你看懂了吗,有柳树枝垂着的长凳坐过了吗?刚开始看见到处都有背书的师哥师姐是不是震惊到了,当时我们的内心大概就是“可怕可怕,溜了溜了”,但最后什么都离不开一个“真香定律”。
后来各大校级组织开始纳新,千人瞩目、万人期待的百团大战也开始了,当我们加入一个校级组织,或者进入一个社团,成为一个学生干事,开始为曲园这幅画添上自己的一笔时,我们渐渐在学校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觉自己是真正融入她的怀里的。
我们就这样心怀期待的投入她的怀抱了,想着要让她成为最美的水墨画。
三
“满眼醉意,山河皆你。”
后来我们步入大学生活的正轨,处理着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努力保持二者的平衡。
我们感叹大一没完没了的活动耽误了太多的时间,但却不得不承认它们拉近了你与同学之间的联系;又为交不完的文案和师姐一遍遍要求改稿而头疼,但却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一种锻炼,我们也在其中不断成长着。
我们学会了跟他人更好的合作,学着与不同的人交际,学着打磨自己的文字,解锁了各种技能,并认识了一群更优秀的人。
一个学期就这么过去了,学期末老师给画了重点,然后就是背不完的书,当初开学的时候,估计我们都没有想到会这么快的加入“背书大军”。考试周的紧张充斥着整个曲园,同学们都在为了不挂科奋斗着。突然觉得我们开始享受教室和图书馆满是人的学习氛围,并努力加入进去,借以让自己也变得更加优秀。
我们就这样不断进步着推动她的不断进步。
四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2020年,我们迎来新一轮的庚子年,这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春节。
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使整个中国按下了“暂停键”,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救援队第一时间赶往武汉,多少医生就把性命留在了抗疫一线,再也没有机会走出江城;又有多少医生强忍着失去至亲的悲痛,强迫自己打起精神继续在病魔手里抢回一条条人命。
在这时候的曲园,我看见来自各个班级声援武汉的加油视频,我看见各个学院自发组织捐款援助武汉,我看见曲园学子自己组成志愿者服务队参与到抗疫一线……我感受到曲园人来自全国各地的祝福与努力,它们交织汇聚在在一起,就是中国红。
这个冬天,曲园人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爱与奉献,描绘未来与期望。
春归之时,且让樱花携手白玉兰,迈向一个新的盛世。
九月的初见,十月的相识,十一月的解意,十二月的拨响心弦,还有一月的共克时艰,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她是曲园,春生夏长几遍,愿执她之手,并肩而行,赏枫林尽染,看轻雨掠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