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十七章,原文,译文,自解

【原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译文】
以无为、清静之道去治理国家,以奇巧、诡秘的办法去用兵,以下扰害人民而治理天下。我怎么知道是这种情形呢?根据就在于此:天下的禁忌越多,而老百姓就越陷于贫穷;人民的锐利武器越多,国家就越陷于混乱;人们的技巧越多,邪风怪事就越闹得厉害;法令越是森严,盗贼就越是不断地增加。所以有道的圣人说,我无为,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静,人民就自然富足;我无欲,而人民就自然淳朴。

【自解】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自解:治国需要用正道,用兵需要用诡道,和《孙子兵法》的开篇“兵者,诡道也”不谋而合。不刻意用某些作为而获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自解:我怎么知道这些的呢?,用下面这些。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自解:天下的忌讳越多,国民就越贫困,比如文字狱,比如不可下海,等等
人人都带着利器,国家就会混乱不清。从这个观点看,是不支持人人持枪的。
人多技巧,奇物滋生,确实是,现在的技术这么发达各种各样奇怪的发明创造不胜枚举。各种各样法令越来越多,执法机关疲于应付,各种各样的盗贼也就非常多了。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自解:所以圣人说,我不可以妄为,民间自然就会教化,我安安静静原原本本的执行政令,民间的风气自然就正了。目前的风暴式指法其实就不是安安静静原原本本执法的方式,要严格就一直严格,要宽松就一直宽松,民间自然就会安静平和。政令上面不可以的推行一些事情,民间自然就会富裕,如果政令助推某些事情,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上层社会如果自己非常朴素,明见自然也会跟着朴素,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道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