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寒从脚入?

三月几乎下了一整月的雨,我们仍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新芽初萌,春草渐茂,樱、桃、梨、李、杜鹃、牡丹次第绽放。正是乍暖还寒时。

很多人可能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双脚冰凉的时候,整个身体都会有冷的感觉。冬天睡觉,只有把脚捂热了,才会觉得浑身暖和。这是什么道理呢?

很多小孩喜欢脱了袜子在地板上玩耍,但往往很容易着凉,出现打喷嚏、流涕、恶寒、咳嗽、腹泻等症状。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便与人们常说的“寒从脚入”有关。

我们的双脚距离心脏最远,是全身血液循环的末端,热量传至脚部较慢,双脚与地面接触,脚部温度下降速度却比全身其他部位更快。寒为阴邪,脚处于身体的最下部,易于感寒。中医认为,三阴经起于足,三阳经终于足,足部以下有数十个穴位与五脏六腑相关。所以脚部受寒会影响身体健康。现代医学也表明,人体的内脏器官只有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才能保持正常生理功能。当外界变冷时,人体机能自动调节,为了不使体内热量散失,手脚血液会回流以保持内脏器官所需的温度。当脚下温度低时,脚部血管收缩,血液回流受阻,导致全身血液循环不顺畅,这样便会感到全身寒冷。所以暖人先要暖脚,只有脚温暖了,全身才会感觉温暖。

有哪些暖足方法呢?

方法一:适寒温。

根据气候环境变化,选择合适的鞋袜,保持足部温暖,避免受寒。

方法二:热水泡脚。

这是最简便易行且行之有效的暖足方法。开始时水不宜过多,以浸过足趾即可,浸泡几分钟后,再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以个人能耐受且不伤足为原则,两脚互相搓动,以促进水的流动。泡脚每次持续20-30分钟,以身上感到微热为上。也可用老姜、艾叶等以水适量,一起煎沸10分钟后,去渣倒入盆内,加水至温度适宜,边烫泡边搓擦,水温下降时再加热水,泡15-20分钟。现在有很多足浴药包产品,也可根据个人需求酌情选用。

但要注意避免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泡脚,饭后半小时内也不宜泡脚,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压、经常头晕的人,都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或长时间泡温泉。

方法三:多运动

多步行,经常活动脚趾可使脚部的肌肉、筋膜、韧带、神经末梢得到锻炼,并能促进脚部血液循环,改善脚部供热状况。

方法四:脚底按摩。

人的双脚上有整个人体器官的反射区,按摩脚底能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使人精神振奋,消除疲劳,对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方法五:各种暖足产品。

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各种暖足产品如热水袋,暖足贴,暖脚器等也能给你带来温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 宋沂媛 夜雨 即使隔着窗 泥土的清香也是那样芬芳 沉重的雨滴拍打着梧桐树叶 落入水池的叮咚声 排...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刘青山阅读 180评论 0 4
  • 中秋节到啦!我最喜欢的节日。喜欢吃中秋节的月饼,爱锁定湖南卫视看中秋晚会,月亮也特别美。昨天晚上就想着今天...
    莱大猫阅读 21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