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鸿羽教授的不要使用语言的刀子
今天学习了关鸿羽教授的《不要使用语言的刀子》教育视频,和大家一起分享。思考:你离语言的刀子有多远?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旦辅导作业,鸡飞狗跳。在网上家长辅导作业的视频比比皆是,“讲过多少遍了,你还错,真笨.....”“真不懂你到底在想什么”...甚至有的家长会发挥点武力,哪怕是自己的手骨骨折,孩子也是漫步关心,留下一句“那是你自己的事”.....这样的语言和行为可以说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大人使用的语言,但是对孩子来说真的管用吗?
三大方法远离语言刀子
孩子接受教育主要有两个场所——家庭和学校。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语言需要轻声轻语说重点,要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用最大的声音讽刺挖苦孩子,因为语言本身有激励作用,但同时也有压抑和打击作用。如果讽刺挖苦的语言一旦住进了孩子的内心,孩子会郁郁不欢,烦躁不安,降低孩子免疫力,甚至形成心理疾病,所以不要使用语言的刀子,更不要向孩子的人格开炮。另外,老师和当家长的还要学会冷处理。就是说,当情绪急躁的时候,别跟孩子说话。一定不要把孩子当成出气筒。不要靠讽刺挖苦打骂来发泄自己心里积郁的不满和焦虑。如果心里有气儿,要调整好自己心情,再去教育孩子。我们都知道,培养一个成功的孩子需要很多人很长时间的努力,而毁掉一个孩子可能就是大人一句无关痛痒的讽刺与挖苦,所以教育的语言一定要有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