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自律

02 自律究竟意味着什么

想想看,为什么你一定要自律呢?自律究竟意味着什么?

你可能会说,这不是废话嘛,自律能让自己变得更好。请注意,让自己变得更好,意味着你并不喜欢当下的状态,你希望改变。

这种需要改变和并不喜欢的状态,叫作自我。一个不自律的人,就会显得更自我。这就像筷子的两端,放弃这头,就会走向另一头,如图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自律和自我

很多时候,我们说一个人很自我,大致是指一个人自私、不顾未来、没有时间观念、不太在乎别人的感受。我们想远离这种状态,倒也在情理之中。

它和自律是正、负两个极端,要更好地理解自律,也需要去理解自我。

所以,本篇主要探讨自律系统和自我系统的问题,这是人类最重要的两个动力系统。引用大家最熟悉的《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用以解释以下三种情况:

(1)沙僧,代表自律系统,自从皈依佛门,清规戒律一直执行得非常不错。

(2)八戒,代表自我系统,贪图享受的代表。

(3)隐藏人物,稍后便知。

03 自律系统

自从皈依佛门,沙僧的清规戒律一直执行得非常不错,给人的感觉是很守规矩。

沙僧可能是你在《西游记》里最不了解的一个角色,他的背后其实有很多隐藏因素。这暗示我们的自律系统也同样如此:

1.失去控制

正如你从来不注意饮食,然后生病了,这是对身体健康这件事失去了控制。自律的很多前提,都是对某个事件或整个人生失去控制。

比如,你为什么要减肥?那是出于对美失去了控制,也有可能是对“别人对于你现在肥胖身材的评价”这件事失去了控制。

你为什么会自律地去背单词呢?那是因为词汇量不足,会限制你在英语学习上的控制感。

2.防御机制启动

当你失控时,大脑中的岛叶部分就变得异常活跃,产生的激素让我们感觉十分痛苦。

你本能地想消除这些痛苦,所以你的大脑会采取行动,这就是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的启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压抑(repression),去人性化。比如,你喜欢一个女生,对她有很大冲动,但你只能表现得彬彬有礼,慢慢和她接触。这个过程就很压抑。

又如,我前段时间因为痛风,大脚趾肿得像熊掌一样,痛得死去活来。然后,我逐渐开始变得饮食清淡,其中也涉及对美味的压抑。

所有的自律都是去人性化的过程,比如你学会早起、戒赌、戒烟等,都是让我们摆脱人性,成为一种超越人性的理想化状态。

(2)升华(sublimation),使人角色化。经常压抑自己的人性是为了什么呢?为了获得升华,也就是把不好的地方转化为外部认同。

最好的外部认同,就是成为别人期待中的角色。这一点太重要了,事实上我们从小到大,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这件事情上。

比如,你在高中时候的自律,是为了获得名牌大学生这个角色;在工作中做到遵纪守法,很多时候是为了成为领导眼中的好员工;而有些女性,终其一生都是为了成为好太太、好母亲、好儿媳。

3.工业化人格

自律的本质是机械思维,希望用大量重复的活动,取得某些方面的成就。

大家应该深有体会,如你不能看电视而重复演算数学题;或者每天背多少个单词、每天做多少张试卷。

所以,自律这件事并不神奇,本质是去人性化。我们每个人从小就是自律的高手,被训练成获得外部认同的工业化人格。

想想看,身边那些看上去极度自律的人,是不是都需要一个社交平台以求获得认同呢?如果完全没有人去关注他们,那么这些自律的行为能持续多久呢?

04 自我系统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不太认同,“不对啊,越是自律的高手,越不会在意别人的眼光啊”。

不着急,我们再来看看人类的另一套动力系统,即自我系统,很像八戒这个角色。

在他的大脑里,同样有一套工作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获得满足感

之前我们说自律是因为对某件事失去控制感,这里就正好相反。当你做某件事时,如果获得了控制,就会获得满足感。

比如,吃了一颗巧克力,你对甜食的渴望就得到了满足;你学会了一道算术题,父母夸你太厉害了,你也获得了社会认同。

然后,你追到了女朋友会有满足感、找到了好工作会有满足感、买车买房也会获得满足感……

当然,每天的小确幸也可以提供满足感,比如村上春树所说的摸摸口袋,发现居然有钱;夏天时,喝到了冰镇的饮料;你打算买的东西恰好降价了;完美地磕开了一个鸡蛋;等等。

2.因愉悦而不断索取

那么,为什么你会因为这些事获得满足感呢?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者发现,当人获得满足时,大脑的伏隔核[插图]部分会变得异常活跃,它的作用是释放多巴胺,提供欲望被满足的愉悦感。这样,你的大脑就知道了,原来你做这件事(比如吃巧克力、购物)时,是可以获得愉悦的。就像你喂一只小狗吃骨头,它第一次吃的时候感觉太棒了,然后就对骨头永远留下了美好印象。大脑不断驱使它重复做这件事。

3.不断重复

有意思的事情来了,自律是要求人重复做一件事,而自我是大脑驱使你重复去满足一件事,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主要的区别在于目的和事件是否统一:

自律是通过间接手段来实现的,你想达到目标A,而从事事件B。比如,你想减肥(目标A),必须放弃吃巧克力(事件B)。

满足自我只能通过直接手段来实现,目标和事物是统一的。比如,你想吃巧克力,那就直接吃了。

所以,自我系统的本质是拥抱人性,寻求内部认同的自我满足感。

那些看上去极度自律的高手,比如乔布斯对产品的疯狂追求、日本匠人60年只做一件事等,其实都是极度自我化的状态,他们只是沉浸在极度的自我满足感中。

更多内容请关注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大学 ,对于我们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毕业也就意味着我们开始走向社会,在大学熬夜追剧,打游戏已经成为我...
    花心一剪梅阅读 376评论 0 0
  • 早上5点半醒来,感觉很好,看十点读书的一篇文章,感觉很不错 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律 我说跑步可从来没有坚持下来 我说读...
    迅雷不及燕儿阅读 185评论 0 0
  • 哈哈,这是我总结的中年油腻女的标志,大家伙逗乐一哈,不喜勿喷哦。 1、不修边幅,顶着“鸟巢”,一脸菜色、无精打采。...
    静飘飘2010阅读 346评论 0 0
  • 要有大局观 要清楚出现问题的原因 要理清思路 要能流利的表达,才是掌握自信的表现 经验少,涉略窄,就要努力多试几遍...
    棒棒哒的小猪猪阅读 255评论 0 0
  •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他生命的位置与价值所在。 “慧慧姐,这个月的库存报表你还没发给我呢?” 吃过午饭,刚走出...
    风铃草_LYF阅读 4,288评论 96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