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已达36.7亿千瓦,同比增长18.2%,展现出中国电力工业的强劲发展势头。
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11.1亿千瓦(同比增长50.8%),风电装机容量达5.7亿千瓦(同比增长22.1%),新能源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01 装机容量:跨越式增长
中国电力工业发展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
短短7个月后,这一数字增长了3.2亿千瓦,达到36.7亿千瓦,显示出中国电力建设的高速发展。
2024年,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发电)达到14.5亿千瓦,历史上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标志着电力结构转型取得重要进展。
02 投资增长:电源电网同步推进
电力投资持续增长为电力工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2024年,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11687亿元,同比增长12.1%。
电网工程完成投资6083亿元,同比增长15.3%。
2025年1-7月,电网工程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完成投资3315亿元,同比增长12.5%。
国家电网公司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700亿元,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同比增长11.7%。
03 绿色转型:新能源成为主力
中国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截至2025年6月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22.2亿千瓦,同比增长29.8%,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60.9%。
相比2024年底的58.2%占比,提高了2.7个百分点,显示能源结构正在加速优化。
2025年上半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装机26360万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近九成,达到89.9%。
“十五五”时期,新能源仍将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年均新增装机2-3亿千瓦,为中国的清洁能源转型持续注入动力。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测,2025年我国新投产发电装机有望超过5亿千瓦,其中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达4亿千瓦左右。
到2025年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预计将达61%左右,电力系统绿色化程度将进一步深化。
陇东—山东、哈密—重庆等特高压工程相继投产送电,金上—湖北、蒙西—京津冀、藏东南—粤港澳大湾区等特高压工程积极推进,正有力支撑新能源外送消纳。
中国电力工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经济社会提供了可靠电力保障,也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