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张志聪学《伤寒论》(三十)

(79)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栀子十四个,擘 厚朴四两,炙,去皮 枳实四枚,水侵,炙令黄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得了伤寒应该发汗,但医生糊涂,给患者拉肚子了,这样一来,应该向太阳经发散的能量又大量往胃肠道走了,使两股力量发生了拧劲,使得向外和向下发散的力量都打了折扣了,导致的后果就是既不能充分地向外发汗,又不能充分地通过拉肚子排邪气,使得能量产生了停滞,具体表现就是:腹部发满,且躺着也不是、做起来也不是,躺着的时候能量更容易往上走,而起来的时候能量更容易往下走,也就是说能量停滞程度较重,而且不上不下,使得向上和向下的力量相互拧劲了。那不上不下就是中间了,也就是说这些能量大量停滞在了中焦。那发汗和拉肚子都是大量消耗能量的过程,所以机体的机能会发生衰退,能量循环力度会减弱,使新产生的能量进入循环和代谢的过程变得困难,所以能量会在上焦发生停滞而形成病理性热,进而刺激到心,同时在发汗、拉肚子的过程中,心的负荷过重,工作量大,机能也会非常兴奋,进而产生过多的热量,但向外发散的力量减弱,所以这些热量无法正常被代谢掉,所以心脏会有发烦的感觉。那治疗就应该将适合通过肠道排出去的邪气通过肠道排出,适合通过体表排出去的邪气就通过汗液排出去,也就是“分消”了。一边的邪气排出去以后,另一边的力量就得到解放了,所以排邪气也会变得容易。选方就是栀子厚朴汤。

    方歌:朴须四两枳四枚,十四山栀亦妙哉,下后心烦还腹满,止烦泄满效兼该。

  (80)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栀子十四个,擘 干姜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得了伤寒就应该给患者发汗,机体的机能也是将大量的能量往太阳经供应来发汗,医生要做的就是因势利导,帮助机体一把就行了,但医生糊涂啊,竟然给患者大力度地拉肚子了,那分析拉肚子的动机就是患者发热,因为条文讲“身热不去”,说明拉肚子之前,患者是发热的。那大力度地拉肚子的话,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能量会往胃肠道供应,所以往太阳经供应的能量大量地被分流了,所以往太阳经供应的能量减少了,但患者还发热,说明机体还有一定的能量往体表供应,说明邪气仍然在体表,需要机体往体表供应能量,通过发汗的方式将邪气排出去。那之前讲过发烦,其实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能量要向外发散出去,但往外发散的力量不够,使得能量发生停滞而产生了病理性热,同时机体也在铆劲,为排热做准备,所以人发烦的时候,会有一种挣扎的外在表现。那发烦的程度重,说明机体要往外发散的机能更强,力量更大,那这段条文中讲微微发烦,说明向外发散的力量已经明显减弱了,机体的体能更加匮乏了,较栀子豉汤证在状态上更不如了。那治疗就应该加大补充体能的力度,同时排热的力度也要相对减少,这样能减少体能的进一步消耗,等体能补充上来后,通过自身的机能缓慢地将邪气排出去,就有好病的可能。选方就是栀子干姜汤了。

    方歌:十四山栀二两姜,以丸误下救偏方,微烦身热君须记,辛苦相需尽所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