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金秋
不必为读书日庆贺
世界读书日又来了,有人庆幸,有人心慌了,有人麻木与己无关。读书日不是个节,小时候常盼着过节,因为有好吃的好玩的,现在对节的念想几乎成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读书最大的好处,或许就是不受任何牵绊,车站车上,医院,家里,办公室,出差旅行都可以,不方便带就包里揣kindle。这是我能想到唯一一项能一个人持久做的事,打麻将三缺一不行,跑步坚持不下来,踢球需要伙伴。如果真想走出去,而又身陷囹圄,不如读读书,阅读“使我们化身为旅人,带我们远离家乡,但更重要的是,因为阅读,我们在世界各地都能找到新的家园。”每次打开书时,仿佛打开了一个世界。
读书这件小事
之所以说读书日不是节,是因为读书本应该就是件稀疏平常之事。节日多要纪念,读书日不需要纪念,唯一的作用就是提醒你,这一年读了几本书,或者这一年都没翻过一本。读书被当成节来庆贺,就永远走不进我们的生活,而是成了一种遥远的、不可一世的情怀,只能敬而远之。读书应该是在每一天的生活里,如同洗脸刷牙。如果当成神圣的,不可逾越的,那永远也无法享受那份孤独的体验。一件事一旦被赋予太多意义,就有种想要逃离的包袱,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这种体会。读书只不过是生活中众多小事中的一种,是一件比较私人的事,当然啦,应该是最有趣的一种。
我们阅读的环境
全世界年人均阅读量第一名是犹太人,64本。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39本(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教材教辅),很多人一年也读不了一本书。这是前几年的数据了,但过几年也不会有太大变化。犹太民族喜欢阅读,和国人不读书是个不争的事实。我不知道读书会不会产生像爱因斯坦、马克思、弗洛伊德、巴菲特这样伟大智者,对知识的尊重和敬畏,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中国人不读书的原因很多,被逼无奈的教辅参考书,并不能当成阅读,而我们从小就被剥夺了自由阅读权利。上学时不读书,工作了更不会读了。在地铁或者任何公众场合,读书都是一种异类,很奇怪,不是一道风景。美国大学里任何课程都要求大量的阅读量,哥伦比亚大学一年级要求通识教育,不管什么专业,都要修文学和历史。读书的习惯越小养成越好,小时候对任何事都充满好奇,读书给了无数种生活可能性的选择,不读书就只有一种,考大学,找好工作,娶妻生子。
读书的好处
日复一日的上班下班,吃饭拉屎睡觉,长胡子又剃胡子,感觉自己原地打转,世界无聊静止。读书的好处,文艺点讲,身在此,心在外,可四处游走,或者读书是生命的光合作用,透过阅读,产生意想不到的果实。阅读被过分放大精神层面的东西,这是一种非正常的看法,阅读其实也是体力活,要获取某门知识,需要搜罗大量资料,进行大量的阅读分析,当然了,不同门类有不同的读法,读书不一定都是闲散,漫无目的的游荡。实在一点讲,干活累了,点根烟,翻几页,疲惫不再,对世界所有的满或不满,早已烟消云外。读书仅仅关于灵魂的事,还是要少讲,读不读书,灵魂也不会多高贵,读不读书,都不要忘记一个人最纯真朴实的品质。
书从何处来
文字的东西,写出来需要才情,需要运气。与书的相遇也算是缘分,一段时间被一本书痴迷,有时好如跟一个女人发展了一段关系;有时只不过久未谋面的好友见面寒暄,最近怎样?放松下来谈两句。每段时间的阅读,就像人的每个阶段要做的事,荷尔蒙旺盛,自然对异性冲动,没有谁一开始就对历史或者诗词感兴趣,就像阅人无数,最终钟情一人,大浪淘沙,总有一款适合于你。书从何处来,其实从你手上阅读的这本来。这几天出差读《胡适留学日记》,“晏起。打牌。读The Tempest。连日读萧士碧戏剧,日尽一种,亦殊有趣。”读来甚喜。胡适读书广博同时精专,不拘一隅,读他的日记,自然燃起对那段历史的兴趣,欲了解他本人阅历,治学经验,这就是一系列。还有就是对他影响深远的人或事,影响至深的书,又是一系列。如果对一个人,一个学科有兴致,就会陷进去,不会无书可读。
读书的坏处
读多了就会想写,对世事的冲动,写下来,就是文字,以为自己怀孕,肚子大了,要出些东西。写作至少反映自恋、至少意淫、至少宣泄。杨绛说:“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这句话是实实在在的。但是读书得带些问题,功利点来讲不能无功而返。不过读得少,似懂非懂,知道点皮毛就以为看透,开始大言不惭,这是一种病,得治。其实一旦深入阅读,就会知道自己渺小,过于敬畏也会有蚍蜉撼树之感。读书最不可一世的是沉浸在自己和书创造的世界,暂时忘记房贷,忘记明天开会要准备的PPT,忘记争吵,忘乎所以。
后记:哪管世事,读读写写,如果喜欢一件事都不能坚持,还能坚持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