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一到小长假,我都会和家人相约外出,亲近自然,绝不会把难得的假日闲置搁浅在家里。
但是从去年开始就很少外出了:也许是周边的景点大致走的差不多了,远的又去不了;也许是年龄原因,身体有些疲倦。记得去年也只有清明节去了趟甘肃的什川看百年梨树花。不管出门次数多少,也不管是自驾还是火车,都改不了说走就走的风格。前一分钟还不知道出不出门,可能后一分钟就开始准备了。
这次又是这样。
五一当天,没有出行计划,我叫来自家兄弟姐妹到西夏广场一聚,自己钓上几条鱼让店家或烧烤或红烧,味道绝佳,家人欣喜。感觉真的需要有这么一个假日小聚,方便平日工作分散各地的家人相聚团圆!第二天,睡个自然醒,心里好生惬意,想想平日,早晨犹如打仗。今天得好好放松一下,准备午后到周边看看楼盘。正说着,电视节目正在介绍云岗石窟,脑子一热,俩人拿出地图合计着去云岗一游。看过地图,又觉得还剩三天假日去云岗石窟怕有些紧张,便打消了念头。以银川为圆心,快速扫视,发现延安附近的雨岔大峡谷还没去过,四五百公里刚好三天的旅程,说走就走,稍加收拾,中午一点三十分出发,目的地:雨岔大峡谷。
甘泉雨岔大峡谷内有多处石峡景观,石峡为地壳运动形成的特殊地质景观,价值千百万年的洪水出现,红砂岩惊天地风雨的淡妆素裹,形成了今天一条条曲折绵延,婀娜多姿的石峡景观。
当时忘了考虑天气因素了,要是想起头天有雨的天气预报,恐怕是真不敢雨天赶往大峡谷的。
一路高速。当晚20:00到达志丹县,便美团住宿,离目的地还有五六十公里。当时我还建议乘着天亮能再往前赶路,到景区附近找住宿点,便于明天能早些进入景区。可是家人却有担心,怕是到景区太晚找不到住宿。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明智而正确的。
3号早上8:00出发。出了志丹县,转入303省道,看到两侧民居,倍感亲切。
只是看到路两边的杨树叶已发黄,有点入秋的感觉,挺奇怪,这是初夏之时,不应该发黄呀,难道是缺水?便停车查看究竟,断定就是这个树种。
发红的树叶,过早带来秋的斑斓色彩。
一路走开发现沿途民居甚少,更别提宾馆了,如果昨晚不下榻在志丹县,恐怕我们半夜驾车到景点后得露宿了。
到达景区售票点,付费每人70元,不知道是景区门票还是摆渡车票。景区还未完全开发,好像不能说是门票。
就是人多!
先到达龙巴沟景区,因为是阴天,所以图片效果不佳,但千百万年风蚀雨刷的怪异山石确实让我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些令人惊叹的天工之作,每根线条都被勾勒得自然而流畅,整片都完整的记录下了属于这里所有的时光痕迹,仔细观赏,不禁让人心生敬畏,感叹万千。
走进峡谷,峡壁呈现凸凹不平,线条流畅,如波浪,从我们身边悄然划过,忍不住用手抚摸着这些风与水的吻痕,在指尖感受时间留给探访者的馈赠。
有些地方狭窄得只能容身一人,再加上阴雨,前边的拥堵着,后边的人大喊雨来了,精心拍张照片是不可能了,不过既然前边堵着,我这就赶紧抢拍几张照片吧。里边阴冷湿滑,满地淤泥,既要看道前行,又要注意脚下防滑,还要注意取景,抢拍的这些照片真的是不会有什么效果了,只能把来自于景观的震撼冲击留在自己的心里了。
随后又经摆渡车往回返,到达旅友说的景色最美的桦树沟景区。经过长时间的等待后终于走进大峡谷。此时小雨已经飘落。景区不利于拍照了,真有些可惜。如果阳光明媚的日子,光线的折射会让这些奇石更加妩媚绚烂。
专家称为黄土高原自然地缝奇观,属于陕北独一无二的地质美景,胜似美国亚利桑那佩奇附近的羚羊大峡谷。
期盼能在一个晴天日再次邂逅雨岔大峡谷。
出景区后,雨就愈下愈大。两边的黄土塬浸润了雨水后,就像一幅幅巨大的浮雕画,让人浮想联翩!
走到陕西与宁夏的交界处时,已是雨过天晴!载着收获,载着期盼回程!
5月3日23:00平安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