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天波杨府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是天波杨府,在北宋都城开封的天波杨府原址上兴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杨氏后人,新中国名将杨成武将军题写的“天波杨府”匾额。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府邸内景。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天波杨府正门内的照壁。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天波杨府正门。天波杨府有正门,没正路,正门前就是杨家湖和御河,所以没法铺设正路。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焦赞塑像。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孟良塑像。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杨府内的兵器。每样兵器的下端有红色的马尾毛,用来防止刺杀敌人后,人血不流到兵器的柄上。马尾毛,可以有效吸血。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是天波府原址出土的原杨家将使用过的兵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是杨令公深夜发兵幽州救主的场景塑像。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孝严祠,杨氏的家庙,供奉着杨令公和佘老太君及其诸子等,每位杨姓子孙到此,相信都会献香一炷。作为杨家人,我进祠敬了炷香。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中华杨姓溯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拜谒孝严祠,缅怀结束。杨家将的故事,也使我陷入了一种悲哀的情绪之中,天波杨府,满门忠烈,佘老太君活了108岁,104岁还带兵出征,可见当时国家武将匮乏,文强武弱。两宋从杯酒释兵权开始,崇文抑武,导致江山乏人守护,汲汲可危,可怜了天波杨府一门上下啊。

“国虽大,忘战必危”,此千古不变之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