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内存模型
Java内存模型(Java Memory Model, JMM)是Java虚拟机(JVM)规范中定义的一种抽象模型,用于描述多线程环境下,线程如何与内存交互以及如何保证线程之间的可见性、有序性和原子性。JMM是理解Java并发编程的基础。
1. Java内存模型的核心概念
Java内存模型定义了以下核心概念:
(1)主内存(Main Memory)
- 主内存是所有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存储了所有的变量(实例字段、静态字段等)。
- 主内存是线程之间通信的桥梁。
(2)工作内存(Working Memory)
- 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工作内存,存储了该线程使用的变量的副本。
- 线程对变量的所有操作(读取、赋值等)都发生在工作内存中,不能直接操作主内存。
(3)内存间的交互
- 线程不能直接操作主内存中的变量,而是需要通过以下操作与主内存交互:
- 读取(Read):从主内存中读取变量的值到工作内存。
- 加载(Load):将读取的值放入工作内存的变量副本中。
- 使用(Use):线程使用工作内存中的变量值。
- 赋值(Assign):线程将新值赋给工作内存中的变量。
- 存储(Store):将工作内存中的变量值写回主内存。
- 写入(Write):将存储的值更新到主内存中的变量。
2. Java内存模型的三大特性
JMM通过以下三大特性来保证多线程程序的正确性:
(1)原子性(Atomicity)
- 原子性是指一个操作是不可分割的,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不执行。
-
示例:
- 基本数据类型的读写操作是原子的(如
int、boolean等)。 - 但
long和double的读写操作在32位JVM中可能不是原子的。
- 基本数据类型的读写操作是原子的(如
-
如何保证原子性:
- 使用
synchronized关键字。 - 使用
java.util.concurrent.atomic包中的原子类(如AtomicInteger)。
- 使用
(2)可见性(Visibility)
- 可见性是指一个线程对共享变量的修改能够及时被其他线程看到。
-
问题:
- 由于线程的工作内存是独立的,一个线程修改了共享变量后,其他线程可能无法立即看到修改。
-
如何保证可见性:
- 使用
volatile关键字。 - 使用
synchronized关键字。 - 使用
final关键字(确保变量在构造完成后可见)。
- 使用
(3)有序性(Ordering)
- 有序性是指程序执行的顺序按照代码的先后顺序执行。
-
问题:
- 由于指令重排序(编译器、处理器优化),代码的执行顺序可能与编写顺序不一致。
-
如何保证有序性:
- 使用
volatile关键字(禁止指令重排序)。 - 使用
synchronized关键字。 - 使用
happens-before规则。
- 使用
3. happens-before规则
happens-before规则是JMM中定义的一组规则,用于描述多线程操作之间的可见性和有序性。如果操作A happens-before 操作B,那么操作A的结果对操作B可见。
happens-before规则包括:
- 程序顺序规则:在一个线程中,前面的操作happens-before后面的操作。
- volatile规则:对一个volatile变量的写操作happens-before后续对该变量的读操作。
- 锁规则:解锁操作happens-before后续的加锁操作。
-
线程启动规则:线程的
start()方法happens-before该线程的任何操作。 - 线程终止规则:线程的所有操作happens-before其他线程检测到该线程已经终止。
- 传递性规则:如果A happens-before B,且B happens-before C,那么A happens-before C。
4. volatile关键字
volatile是JMM中用于保证可见性和有序性的关键字。
volatile的作用:
- 保证可见性:对volatile变量的写操作会立即刷新到主内存,读操作会从主内存中读取最新值。
- 禁止指令重排序:volatile变量的读写操作不会被重排序。
volatile的局限性:
- volatile只能保证单个变量的原子性,不能保证复合操作的原子性(如
i++)。
5. synchronized关键字
synchronized是JMM中用于保证原子性、可见性和有序性的关键字。
synchronized的作用:
- 保证原子性: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可以执行synchronized代码块。
- 保证可见性:线程在释放锁时会将工作内存中的变量刷新到主内存,获取锁时会从主内存中读取最新值。
- 保证有序性:synchronized代码块内的操作不会被重排序。
6. final关键字
final关键字也可以用于保证可见性。
final的作用:
- 被
final修饰的字段在构造完成后,对其他线程可见。 - 禁止指令重排序,确保对象构造完成后才能被其他线程访问。
7. Java内存模型的实现
JMM的具体实现依赖于JVM。不同的JVM实现(如HotSpot、OpenJ9等)可能会采用不同的优化策略,但都必须遵守JMM的规范。
总结
Java内存模型(JMM)是Java并发编程的核心,它通过定义主内存、工作内存以及内存间的交互规则,保证了多线程程序的原子性、可见性和有序性。理解JMM的关键在于掌握happens-before规则、volatile和synchronized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机制编写正确的并发程序。
内存区域
- 定义:JVM内存区域是JVM在运行时管理内存的具体实现,描述了Java程序运行时内存的物理划分。
- 核心:JVM内存区域关注的是内存的物理分配和管理。
-
主要内容:
- 堆(Heap):存储对象实例和数组,是所有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
- 栈(Stack):每个线程私有的内存区域,存储局部变量、方法调用栈帧等。
- 方法区(Method Area):存储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等,是所有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
- 程序计数器(PC Register):每个线程私有的内存区域,存储当前线程执行的指令地址。
- 本地方法栈(Native Method Stack):为Native方法服务的内存区域。
JMM与JVM内存区域的关系
JMM和JVM内存区域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1)主内存与堆、方法区
- JMM中的主内存可以理解为JVM内存区域中的堆和方法区。
- 堆中存储的对象实例和数组是所有线程共享的,因此可以看作是主内存的一部分。
- 方法区中存储的类信息、静态变量等也是所有线程共享的,因此也可以看作是主内存的一部分。
(2)工作内存与栈
- JMM中的工作内存可以理解为JVM内存区域中的栈。
- 每个线程的栈中存储了局部变量、方法调用栈帧等,这些是线程私有的,因此可以看作是工作内存的一部分。
(3)内存交互与JVM内存区域
- JMM中定义的内存交互操作(如Read、Load、Use、Assign、Store、Write)实际上是在JVM内存区域中进行的。
- 例如,线程从主内存(堆或方法区)读取变量到工作内存(栈),或者将工作内存中的变量写回主内存。
4. JMM与JVM内存区域的侧重点
-
JMM:
- 关注的是多线程环境下,线程如何与内存交互以及如何保证线程之间的可见性、有序性和原子性。
- 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硬件和JVM实现无关。
-
JVM内存区域:
- 关注的是Java程序运行时内存的物理划分和管理。
- 是JVM的具体实现,与硬件和JVM实现相关。
5. 示例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说明JMM和JVM内存区域的关系:
public class Example {
private static int sharedVar = 0; // 存储在方法区(主内存)
private int instanceVar = 0; // 存储在堆(主内存)
public void method() {
int localVar = 1; // 存储在栈(工作内存)
sharedVar = localVar; // 从工作内存读取localVar,写入主内存的sharedVar
instanceVar = localVar; // 从工作内存读取localVar,写入主内存的instanceVar
}
}
-
JMM视角:
-
sharedVar和instanceVar是主内存中的变量。 -
localVar是工作内存中的变量。 - 线程在
method()方法中对sharedVar和instanceVar的写操作需要遵循JMM的规则(如可见性、有序性)。
-
-
JVM内存区域视角:
-
sharedVar存储在方法区。 -
instanceVar存储在堆中。 -
localVar存储在栈中。
-
总结
- Java内存模型(JMM)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定义了多线程环境下线程如何与内存交互,关注的是可见性、有序性和原子性。
- JVM内存区域是JVM在运行时管理内存的具体实现,包括堆、栈、方法区等,关注的是内存的物理分配和管理。
- JMM中的主内存对应JVM内存区域中的堆和方法区,工作内存对应栈。
- 理解JMM和JVM内存区域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掌握Java并发编程和内存管理的知识。
同步机制理解补充
在没有同步机制(如volatile、synchronized等)的情况下,即使一个线程执行了类似sharedVar = localVar;这样的指令,其他线程也可能无法立即看到sharedVar的变化。这是因为Java内存模型(JMM)允许线程将共享变量的值缓存在自己的工作内存中,而不是每次都从主内存中读取或写入。
1. 为什么其他线程可能看不到修改?
-
工作内存的独立性:
- 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工作内存,存储了主内存中共享变量的副本。
- 线程对共享变量的操作(读取、赋值等)都是在其工作内存中进行的,而不是直接操作主内存。
-
缓存一致性问题:
- 当一个线程修改了共享变量(如
sharedVar),这个修改可能只会更新到该线程的工作内存中,而不会立即写回主内存。 - 其他线程的工作内存中仍然保存着旧的变量值,因此无法看到最新的修改。
- 当一个线程修改了共享变量(如
2. 示例代码分析
public class Example {
private static int sharedVar = 0; // 共享变量,存储在方法区(主内存)
public void update() {
int localVar = 1; // 局部变量,存储在栈(工作内存)
sharedVar = localVar; // 将localVar的值赋给sharedVar
}
public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sharedVar); // 读取sharedVar的值
}
}
-
情景:
- 线程A调用
update()方法,将sharedVar的值更新为1。 - 线程B调用
print()方法,读取sharedVar的值。
- 线程A调用
-
问题:
- 如果线程A对
sharedVar的修改没有及时写回主内存,或者线程B没有从主内存中读取最新的值,那么线程B可能会输出0(旧值),而不是1(新值)。
- 如果线程A对
3. 如何保证其他线程能看到修改?
为了确保一个线程对共享变量的修改对其他线程可见,需要使用同步机制。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式:
(1)使用volatile关键字
-
volatile可以保证变量的可见性。 - 当一个线程修改了
volatile变量时,新值会立即写回主内存。 - 当其他线程读取
volatile变量时,会从主内存中读取最新值。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int sharedVar = 0; // 使用volatile修饰
(2)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
-
synchronized可以保证原子性、可见性和有序性。 - 当一个线程释放锁时,会将工作内存中的变量写回主内存。
- 当另一个线程获取锁时,会从主内存中读取最新值。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update() {
int localVar = 1;
sharedVar = localVar;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sharedVar);
}
(3)使用java.util.concurrent工具类
-
AtomicInteger、ReentrantLock等工具类也可以保证可见性和原子性。
private static AtomicInteger sharedVar = new AtomicInteger(0);
public void update() {
sharedVar.set(1); // 原子更新
}
public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sharedVar.get()); // 原子读取
}
4. happens-before规则
JMM通过happens-before规则来定义操作之间的可见性。如果操作A happens-before 操作B,那么操作A的结果对操作B可见。
-
示例:
- 线程A在释放锁之前修改了
sharedVar。 - 线程B在获取锁之后读取
sharedVar。 - 根据happens-before规则,线程A的修改对线程B可见。
- 线程A在释放锁之前修改了
- 在没有同步机制的情况下,一个线程对共享变量的修改可能不会立即对其他线程可见。
- 为了保证可见性,可以使用
volatile、synchronized或java.util.concurrent工具类。 - 理解JMM的可见性和happens-before规则,是编写正确并发程序的关键。
在你的例子中,如果sharedVar没有被volatile修饰,或者没有使用其他同步机制,那么其他线程可能无法立即看到sharedVar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