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与上大学的侄女聊天,她的一些同学除了学习之外,也在进行着人生的探讨。
我发现在上大学的很多学生,处于迷茫和困惑之中,不清楚未来会怎样。这也让我想起自己未进入工作之前,以及进入工作之后的很长时间里,都是处于这种状态,时而迷惑时而清醒,就在这两个状态下转来转去,总也稳定不了。
上学的时候,想着未来工作会怎么样,处于忧虑之中,;不曾想,毕业的时候就有公司来招工,稀里糊涂地上班了。
工作了,想着未来的发展会如何,处于忧虑之中,;不曾想,办事处缺人,稀里糊涂地来了办事处,扎根落脚。
忧虑是对于未知,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未知的意味着危险,已知的意味着安全,只要处于未知的境遇当中就会感受到忧虑,但忧虑并没有解决实际的问题,忧虑如同附加在生活之上的一层薄雾,不会因为忧虑而使生活有改善。
我的生命中大部分时候,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总是随着生命中发生的事情流动,上学的时候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有什么样的工作,有什么样的婚姻;参加工作的时候,也有同样的问题,未来的方向在哪里,出路在哪里,都不知道;我在别人梦想的时候消极,在别人想办法争取的时候安住于自己的世界,尽力做好眼前的事情,不空想,不梦想。
所以,我的人生就如水一样流动着,随着流动而不断变化着环境,不断地深化着内心。
在外境上,从东北流向了关内,从北京再流动了东北;在学习上,也一直在流动着,从中医到周易,从周易到佛学;在心灵上,从盲目到安定,从混沌到清明……
从整个的过程来看,随着生命的河流漂浮,不去努力争取什么,反而流到了最合适的方向。很多朋友都说我很顺,我自己也觉得一切都好像安排好的剧情一样,自然而然。
在我的生命过程中没有向外的追求,只是一直没有缺乏的就是学习,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自我反省,不断地积累和吸收关于生命的知识,也不断地体验生命成长的痛苦和喜悦。
从现在的状态回想自己的过去,我的人生路不是向外的探索,而是一条不断地向内地探求之路,在这个探求当中,每个阶段就会有每个阶段的敲门砖,敲开门之后就进入了一个更新、更广阔的天地。
听过一句话:发什么样的慈悲心,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
我也不知道自己发的是不是慈悲之心,但一直希望与我接触的人,我的朋友,都能比我好,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发心,每当看到与我接触的人的进步,我感到的是由心而发的喜悦。
也许正是这样的一种心,让我远离了磨难,获得了宁定之心。
未来的路仍是未知的,但因为有了安定的心,无论出现什么,也能安然处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