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贾振杰
提到沙河柴关,朋友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山间荷塘;或者是太行桃源,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抑或是柴关八景,古村落密集的中国传统村落之乡。殊不知柴关村本身就是一个中国传统村落。
柴关村地处太行山东麓通往冀南平原的一处重要关隘,周围群山环绕,绿水绕廓,两山夹一川,地势险要,东山之上有柴王寨遗址,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相传五代明君柴荣曾在此征战,或许柴关村名的由来便与柴荣有关。
走进柴关,街巷中随处可见连区成片的古民居。平整的石墙,古朴的门楼,精美的砖雕,高大的敌楼,好像一步踏进了明清时期富庶人家的庄园。这些老宅保存较为完好,其中大部分还有人仍在居住?
柴关村的古民居中不乏硬山式瓦房。瓦房四角和硬山墙为青砖垒砌,中间墙体采用周围山上的红砂岩构筑,屋顶起脊扣瓦,最早留有临街门窗,后来大都做了封堵。相较于纯山石建筑的房屋,砖石混建的瓦房显得更加灵动。
房屋的侧面下部多留有佛龛和内嵌拴马石。在漫长的农耕时代,宗教信仰在古老的村落先民中普遍存在,民居建筑中佛龛是必不可少的。没有现代化机械普及的过去,牲口是大户人家不可或缺的耕田、运输和代步仰仗,所以无论是农耕大户还是经商世家的墙体上多见内嵌式拴马石。
庙柴线通车之前,进入西部山区都是从册井村或柴关村街道穿行而过。后来随着旅游专线的开通运行,柴关和册井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其实这两个中国传统村落和乡级政府驻地还是很值得进村游览的。古村落、古民居是重要的历史遗存,是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家训家风的载体和传承。曾经有人撰文大胆猜测:周世宗柴荣被姑母圣穆皇后柴氏和姑父周太祖郭威收养时,有可能就生活在柴关,甚至说柴荣就是柴关人。对此我不太认同,还是从诸多历史传说和有关记载中得出结论坚信柴荣故里为隆尧柴家庄的史实。
柴关村中有几处庙宇,修建得非常古朴大气,但由于日常大门上锁,没能一一进入游览。在五龙庙外透过铁栅栏门看到内部古碑数通,廊柱上悬挂楹联:正衣冠尊瞻视恍若几篇礼记,忠见赏奸见俨然一部春秋。
另一处规模较大的庙宇为关圣帝庙。关圣帝便是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关羽,字云长,东汉末年名将,曾镇压过巨鹿人张角发动的黄巾起义。关羽以忠义见称于后世,民间尊为关公,清雍正时期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地位等同。
在宗教文化中,儒家尊为文衡帝君,佛教尊为“护法伽蓝菩萨”、盖天古佛,道教尊为“协天大帝”、“翔汉天神”等。所以在许多古村落中,不管村落先民偏向信奉哪种宗教,多有供奉神话后的关帝庙。
在柴关村通往中国传统村落杜硇村的十字路口,有一座建于明代的古石桥。石桥为单孔拱券造型,横跨在原来兼做河道的街道之上。桥面应该进行过后期修缮,但拱券两侧古朴厚重,拱券内面留下了沧桑岁月的印记。
柴关村是太行桃源、中国传统村落之乡柴关乡政府驻地,2023年3月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是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附近山清水秀,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既有秀美自然景观,又有传统人文建筑,醉美柴关,值得反复游览。
注:本文写于2024年3月23日。作者简介:贾振杰,男,笔名西望太行,1970年6月出生, 汉族,籍贯河北隆尧。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经济师,金融理财师(AFP),理财规划师,供职于中国建设银行邢台分行,邢台市政协文史委特约监督员,邢台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百度百家号优质旅游领域加V创作者,屡登百家号内容榜、入选优选计划。多年来,致力邢台域内文化、历史、古村落及旅游文化深度挖掘,累计发表相关作品20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