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算法--冒泡排序

一 、算法介绍

(1)算法概述

排序算法有很多,其中最简单直接的就是冒泡啦。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典型的交换排序通过交换数据元素的位置进行排序。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大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故名。

(2)算法原理

  •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在这一点,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
  •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 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3)算法分析

时间复杂度
  • 若文件的初始状态是正序的,一趟扫描即可完成排序。所需的关键字比较次数C 和记录移动次数M均达到最小值

    所以,冒泡排序最好的[时间复杂度
  • 若初始文件是反序的,需要进行 n-1 趟排序。每趟排序要进行n-i

    次关键字的比较(1≤i≤n-1),且每次比较都必须移动记录三次来达到交换记录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和移动次数均达到最大值
    冒泡排序的最坏时间复杂度为

    综上,因此冒泡排序总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算法稳定性

冒泡排序就是把小的元素往前调或者把大的元素往后调。比较是相邻的两个元素比较,交换也发生在这两个元素之间。所以,如果两个元素相等,我想你是不会再无聊地把他们俩交换一下的;如果两个相等的元素没有相邻,那么即使通过前面的两两交换把两个相邻起来,这时候也不会交换,所以相同元素的前后顺序并没有改变,所以冒泡排序是一种稳定排序算法。

二 、算法描述

#include <stdio.h>
#define SIZE 8
void bubble_sort(int a[], int n);
void bubble_sort(int a[], int n)
{
int i, j, temp;
for (j = 0; j < n - 1; j++)
    for (i = 0; i < n - 1 - j; i++)
    {
        if(a[i] > a[i + 1])
        {
            temp = a[i];
            a[i] = a[i + 1];
            a[i + 1] = temp;
        }
    }
}
int main()
{
int number[SIZE] = {95, 45, 15, 78, 84, 51, 24, 12};
int i;
bubble_sort(number, SIZE);
for (i = 0; i < SIZE; i++)
{
    printf("%d", number[i]);
}
printf("\n");
}

结果:12 15 24 45 51 78 84 95

本文参考自百度百科,欢迎指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算法简介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计算机科学最简单的排序算法之一。 它通过重复地走访要排序的数...
    likly阅读 616评论 0 0
  • 基本思想: 冒泡排序是一种交换排序,它的基本思想是:两两比较相邻记录的关键字,如果反序则交换,直到没有反序的记录为...
    史史小子阅读 671评论 0 0
  • 概述 排序有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内部排序是数据记录在内存中进行排序,而外部排序是因排序的数据很大,一次不能容纳全部...
    蚁前阅读 5,224评论 0 52
  • 平凡人要怎样才能成功?我认为你要有一颗强者的心!什么叫强者的心?就是做事要有狠劲!要狠,够狠,更狠,最狠!当你是最...
    晓可以阅读 376评论 1 2
  • 上海可以说是中国的传奇城市,它本身是一座移民城市,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其独特的条件,吸引各方,从一个海隅之乡发...
    李多余阅读 835评论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