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人,就是千军万马
初上大学时,课程的确较之中学艰深了很多,数堂课过后,我明显有些力不从心之感。
于是——
“小菊,我们去图书馆看会儿书吧。”我笑道。
小菊是我的室友,刚开始我俩简直就像穿一条裤子的姐妹,同吃同玩,无所不谈。我想作为学生搞好学习也是天经地义之事,若是能和她相互督促共同进步,倒不失为美事一桩。
没想到她头也不回地看着剧,嘴里嚼着零食说道:“你装什么逼呢,都大学了还学什么习,辛辛苦苦考个大学不就是为了放飞自我吗?”
听到这样的回答,我愣在了原地。小菊的目光始终没有移开她的电脑屏幕,也没有在乎我的反应与感受。
随即,我收拾好书本,离开了寝室独自向图书馆走去。我想不明白,为什么小菊认为我是在装逼?
自从这件事之后,我与小菊之间像隔了什么东西。两人的关系变得十分尴尬。
时光飞逝,就这么到了期末,我如愿得到了学校的奖学金。
而小菊竟然一不小心挂了三科。
“学习好有什么用,依我看还是有人脉,有钱赚靠谱。”刚从自习室回来便听见小菊在寝室里高谈阔论,“死读书有什么了不起的,还不是独来独往没朋友。”其他室友们也借此打趣,纷纷向我投来颇具意味的目光。
我的内心泛起一阵乌云。我不禁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这究竟是我不合群,还是我根本不属于她们这个群体?
执着于不该执着之事,
终将只会无功而返。
谈起“合群”这一话题,世上的群体千千万,我们对之也有说不尽的话。生而为人,便是群居动物。我们离不开社会,离不开社交,更不可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孤独终老”,尤其是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因此,归属感也是我们生存的必须条件。没有归属感的人,就像是被世界抛弃的孤儿。那么,在那么多的群体当中,什么样的群体才是适合我们的呢?
答案是随时都在变化着的。就如我们的大学宿舍,你无法选择与谁为室友,你也无法选择室友的性格习惯。在这样无法选择的环境里,你犹如一块正方体,虽在四处碰壁,也在被打磨。
打磨的是你的心境。当然这并不是要求你变得圆滑,失去自我。若发现四周的一切都与你格格不入,首先就应该开始思考是否自己的想法与行为出现了偏差。其次再深度分析你所处的环境,是让自己堕落的深渊,还是成功的阶梯。
大学为何称之为“大”,是因为它的包容性。它包容了各种群体,也包容了我们自己。我们无法脱离它而单独存在,因此要寻找适合我们发展的群体。
只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抵抗不了遗世独立的孤独感和内心那一点虚荣的操纵,勉强自己在一个个并不适合自己的群体之中强颜欢笑,去认同那些其实自己并不能认同的集体价值观。
这么虚伪,这么卖力,这么累,为的无非就是不被世俗觉得是性格孤僻,假清高。其实,不合群大多数时候真的没有那么可怕,或许仅仅就是对于这一个群体的价值观,我无法去苟同而已。
其实你很可能只是合了一个“假群”
何况,那些你以为合群的人,很可能就只是你以为而已。
很多班级里的“小团体”,便不必说了,简直就是风平浪静下的刀光剑影。上一秒在你面前满脸真诚:“哎,就知道你最好了呢。”下一秒转过身就可能在其他人面前念叨:“呵,没想到她是这种人。”
站在一个群体之外,很多人会看着那其乐融融的样子想当然地把它想得分外和谐,实则,圈子远没有所见得那般紧密。
有很多人,不过都只是在为了合群而伪装自己,其实一旦当卸下面具的时候,最是如释重负。
诚然,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里,合群,俨然是一项基本功,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所要承受的重压,绝对远远大于他这一行为本身。
只是,我在这里更想说的是,大学毕竟是潜心学术的地方,其实全没有必要过早地濡染上那一套社会上的习气。
只有真正学精学专了的人,才有可能在未来发挥所长,用自己的一身本事真正为祖国未来的发展作出实打实地贡献,而不是只是虚与委蛇,遇到事情都只能再三推诿,互相和稀泥。
交朋友不是迎合,不是伪装,
而是我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
一回头发现你也在。
所以,如果寝室不是你的最优选择,也请别委屈自己“假合群”。
在这个虚浮的时代,保持那一点真才是最珍贵的品德。何况,你努力合群的样子,削足适履,看上去又何尝不是那样孤独呢?
宿舍之外,大学社团也给了我们许多融入群体的机会。能够凭借自己的爱好与热情,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工作学习,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我其实一直坚信,英雄,永远是孤独的,只有小喽啰才扎堆。“二八定律”永远适合在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
尤其是男孩子,大学四年,一直合群,一直在寝室,永远打不开视野,固步自封,所有的虚度,终会在未来走入社会的某一个时刻一次性偿还所有的代价。
而女孩子,更是需要在大学中培养出独立的人格,依靠一个男人,永远比不上,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未来踏实!
拥有归属感后,我们继而得到的是满足感。作为一滴小水滴,没有翻江倒海的能量,却有自成其海的勇气。
没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适合的群。当你在为“不合群”而感到懊恼时,赶快停止糟糕的情绪,放松下来,去适应当下。就算是被负能量包围着,也要在黑暗中劈出一道光。
当然,我这里所说的不合群,不是结仇,不是桀骜不驯,不代表连话都不讲,或是恶语相向。你观望着他们的生活模式,只是,你得有自己的思想,在内心持守。
同时,如果是因为内向或是其他一些自身原因而真正地不合群,那就尽快改变自己吧。毕竟,这是你自己的生活,你拥有改变它的能量。
人生不能将就,只活一次的几十年里怎么能够委屈自己呢?
作者 / 仓鼠的小尾巴
美编 / 皮皮鼠
图片 / 网络
仓鼠说,与你一起分享世界的点滴
喜欢就点个赞呗,有什么建议欢迎也在本文下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