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凤至这个名字,是年少时从一本关于赵一荻的小说里知道的。那时候很是羡慕赵四小姐与张学良的爱情,相反,对于凤至倒是没有多少记忆。
小时候,我以为赵一荻就是传奇,长大后,才明白于凤至才是真正的传奇!
文字资料记载:于凤至,富商于文斗之女,少帅张学良的原配妻子。在张学良的人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1990年3月17日午夜12时半,在美国洛杉矶市好莱坞山顶上一座雅致的豪宅里,因心脏病离世,享年93岁。
于凤至家世好,美貌,有文化,有思想,又具备女子的美德。嫁到张家,持家有度,为人又善良大方,整个帅府后院多少女人,独独她得到上上下下的敬重。
而于凤至作为张学良的结发妻子,在张学良的人生里,一直扮演着亦妻母的角色。她年长张学良三岁,二人结婚那年,她也仅有19岁,少年丧母的张学良称她大姐,除了坊间传说的是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生的疏离感之外,我想在后来二人的长期相处岁月里,敬重的成分更多些。
在我看来,正如各类文学读物里描写的那样,刚开始张学良是抵触这段婚姻的,但是在二人朝夕相处中,张学良慢慢的爱上了这位处事大方,有着良好身世和家教的女子。
于凤至说过一段颇有见解的话:“夫妻之间的关系犹如弓与箭,夫如箭,妻如弓,如果弓坏了,箭就无法射出去。”她非凡的学识和不一般的见识,张学良是仰慕的,所以张学良在关键时刻总征求她的意见。
他们最好的岁月里,他和她共同赏玩徐渭的《葡萄图》、陈洪绶的《莲花鸳鸯图》以及石涛、任伯年的书画真迹,她留印“鸾翔鉴赏”、“古翔楼”,因为她字“翔舟”,是东北著名的才女。张学良的笔墨也属上乘了,在她面前却自愧弗如。
第一次带兵打仗时她为他写的小词,他到了晚年依旧记得:“恶卧娇儿啼更漏,清秋冷月白如昼。泪双流,人穷瘦,北望天涯搵红袖。鸳枕上风波骤,漫天惊怕怎受。祈告苍天护佑,征人应如旧。”
她古典而美丽,即便与宋家三姐妹站在一起气质也是出挑的好,在高尔夫球场挥杆时纤瘦而优雅,穿着时髦的貂皮大衣和少帅十指紧扣行走街头更是一对璧人,她美得犹如一枝雨后荷塘里盛开的莲。纵然一定要把她与小她14岁的赵四相比也是各有千秋,一个胜在从容优雅,一个美在轻灵俊秀。你能说这样的女子张学良不爱?如果不爱,为什么每次的重要聚会,他的身边总少不了她?
她爱他,所以她大度。有人说于凤至的大度少有人妻能及。有一天,一个中学还没念完的十五岁女孩跑到她面前跪下,求她收留,女孩保证不要名分,只希望做少帅的女秘书。周围一片反对,但她还是心软了,觉得女孩这么小就和家里断了关系,往后怎么办呢?她答应女孩留下做女秘书,还告诉会计工资从优,甚至自己出钱给女孩买了房子。聪明如她,焉能不知她收留的是谁。
相反,我觉得他们是有爱情的,而且他们的爱情远比我们看到的更为炽烈。因为她懂他,他亦懂她。
皇姑屯事件后,张作霖被害,是她一直守候在他身边,不离不弃,她对他说:“汉卿,千万克制,别倒下!”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将张学良扣押起来。于凤至当时正在美国旧金山陪伴子女求学,得知此消息后,立即给宋子文发来电报“学良不良,心急如焚”。希望宋子文能帮助周旋此事。随后,她携带子女怀着焦急不安的心情由旧金山飞抵南京,求见蒋介石。蒋拒不接见。于凤至无奈只好请宋美龄母亲出面,并求宋美龄帮助一道做蒋工作。
尔后在张学良长期软禁期间。于凤至陪伴着张学良由南京到浙江奉化、安徽黄山、江西萍乡、湖南郴州和沅陵,1940年又被转移到贵州修文阳明洞。
在四年辗转流迁的幽禁生活中,于凤至与张学良共同经历着由副司令变为阶下囚的惊天突变,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心情不好条件不好,于凤至身患乳腺癌,不得已赴美求医。
据说,张学良几经求助宋美龄,经宋美龄暗助于凤至才得以前往美国就医的。临行前张学良叮嘱她:“此行赴美就医,无论将来病情是否好转,都不要再返回贵州。”他希望于凤至到美国后,设法把当时尚在英国读书的几个孩子转到美国继续学业。当然张学良此举的更深层含意是担心蒋介石有一天要斩草除根,而于凤至去美可为张家保存“骨血”和“人脉”。在谈到自己今后能不能去美国与于凤至相会时,张学良告诉她:“只要蒋介石在世,他就绝对不会有出头之日。而他只要有一口气,也绝对不可能“认罪”。”
于凤至赴美后,张学良的日常起居,顺理成章的由赵一荻来照顾了。赵一荻,作为一个在史书上留下印记的女性,张学良的第二任妻子,是那段特殊的历史成就了她的爱情佳话。如果没有西安事变,如果张学良不被幽禁,他们的爱情能走多远?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赵一荻,这个在历史上唯一不被骂且被扶正的小三,她也有她的好。她无疑也是爱张学良的。如果没有爱,她不会无名无分的陪着一个落魄将军被囚禁这么多年。所以,说她是传奇也不为过,但是她的传奇却是另一个女人用委屈来成全的。
有人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刚。那段日子,张学良在狱中,于凤至独自一人在国外接受手术治疗,她所承受的煎熬一点不少于失去自由的他。但是,她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因为她不但要保全他的骨血,她更需要在美国替他打下一份家业。
身无分文的于凤至,拖着病体,在异国他乡凭着自己的聪明、学识和胆识,闯进华尔街,开始炒股、炒房。张学良是她信念和支撑的源泉,一开始她想赚些钱,回国和他在一起,后来,他出狱无期,她又想,我不能让他出狱的时候身无分文,我得给他赚一分家产,让他出狱后,就能生活无忧。
终于,她用赚来的钱,买房子,然后出租,一点点,积累原始资金,并且很快就大富大贵,在美国买了两处豪华别墅。一处是著名影星英格丽·褒曼生前住过的林泉别墅,另一处是伊丽莎白·泰勒的旧居,两处别墅相邻。
她虽然身在美国,但没有一刻不想着救他于牢笼。当1964年于凤至在美国听说张学良《西安事变忏悔录》发表的时候,她在美国为他掀起一场为夫叫屈的传媒大战。也许正是因为她的这一举动,才让蒋介石意识到只要于凤至还在美国,张、于两人亲生的几个子女还在美国,那么张学良的心始终会向往美国,这无疑就是张学良将来的一条后路。要断张学良后路,最好的办法是让二人离婚,这才有了后来因为张学良信奉基督教,需要在于凤至跟赵一荻二人之间做出取舍才不得已离婚的这一说法。
于凤至在其回忆录中曾表示:“我思考再三,他们绝不肯给汉卿以自由。汉卿是笼中鸟,他们随时会捏死他,这个办法不成,会换另一个办法。为了保护汉卿的安全,我给这个独裁者签了字。但我要向世人说明,我不承认强加给我的、非法的所谓离婚……”这或许才是真相,这就是真相!为保他周全,她亲手签署离婚协议,就像当年,他送她离开还她半世安稳一样。
后来,张学良携赵四去她的墓前拜祭,听她生前情意,抚碑长叹:生平无憾事,唯负此一人。
他爱着她,却也负了她,虽然曾经执子之手,却未曾偕老。我想,她泉下有知也会瞑目的,因为她是传奇女子于凤至。
我心疼这样的女子,为爱隐忍一生。只是不知道在漫长的等待中,她有没有后悔过,后悔自己嫁了他,后悔自己把情敌亲手请进了家门,后悔自己离开了他。她是否也会在某个寂寞的夜晚,有那么一刻,有过一见汉卿误终身的悲怆感慨。
我想,她会的,因为她终归是女子,哪个女子没有做过愿得一人心,白头不分离的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