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樊登读书会的每日一签,分享了梁漱溟先生讲孟子的一段话:天地间有两种找,一是找道理,二是找快乐。
看到这两句话突然间有了另一番感受。就跟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本来很纠结的感受,一瞬间,也就释然了,事情想不通,必定会纠结,必定会郁郁寡欢,之所以非要钻牛角尖,其实并不是事情如何,而是想解决内心中的纠结、内心的郁郁寡欢。
就像心理学里面说的那样,很多事情不是事情本身怎么样,而是情绪的问题。情绪决定着事情是如何处理的,如果解决的,有些事情的结果不令人满意,令人唏嘘,其实是情绪所导致的。
“知道,就是不能接受”现在回味这句话,内心是凉凉的,有情绪,有无奈,有认同、有理解,更多的是接受,也许这就是事实,一个想改变却无从改变的事实。
对于现阶段来说,也只能接受,事实是,不接受又能怎么样?
之所以会“吃醋”是因为心中有爱,心中无爱的人自然不会“吃醋”。
“知道,不能接受”本身没有错,但与爱无关。只是一种选择,一种判断,这种选择、判断基于认知。
凡事不能强求,也不是绝对,知道是认可,不接受是选择。
爱很难,爱也很容易,当心里有酸酸的味道时,爱已经生根发芽了;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十全十美的爱,更没有十全十美的感情。
人生总会有那么一丝的缺憾,对谁亦是如此,不完美,才是真的美。
接受也好,不接受也罢,最重要的不是得到与拥有,而是这段路有你,有我,即便没有走到最后,即便有一天分开前行,有这么一段路,足矣。
酸酸的味道,其实是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无需强求,无需奢望,品味最好。
中午,看了一篇文章——《管理习惯》。“道理我都懂,但是就是做不到”这就是读完这篇文章最大的感受。
习惯,习惯了说教,习惯了讲道理,这已然成为了一种习惯。当然了,改变也需要习惯,现在的习惯就是学会闭嘴。
如果没有了手机,就断了一切社交,也许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所以不敢放下手机。生怕剩下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因为恐惧,所以必须习惯,这就是为什么要随手不能离开手机理所应当地成为了习惯,
习惯,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认知去判断周围的一切事情,虽没有对错之分,但终有得失之果。
一切基于自己的选择,选择走一条艰辛难走的路是选择,选择一条好走容易的路依旧是选择,最重要的是别人无法帮你选择,因为以后的一切都会是自己所承受。这也是习惯,习惯了自己的选择,习惯了自己承受后果。
习惯,习惯了懂得,知道,就是做不到,接受不了,不能接受,只因……,算了,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这就是习惯。
行是知之始,做不到的,接受不了的,不能接受的,就一点点开始做到,一点点接受,一点点能接受,慢慢地改变。
《天道》中丁元英在王庙村说的“吃常人不能吃的苦,忍常人不能忍的事”。亦是习惯。并非改变而吃苦,也并非吃苦以习惯,仅仅是为了能够改变想个办法,而这个改变就是——习惯。
生活的一切事情,都源于习惯,习惯源于认知,认知可以左右习惯,习惯也可以左右认知。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因为习惯可以让你想到的做到,只需要一点点的努力,想到的是宏观的,做到的是微观的,习惯是中间的过程。
一切事情都不晚,一切都来得及。通过习惯一点点的实现,不着急,更不焦虑,哪怕每天只进步一点点,哪怕今天有后退,只要坚持着,终究会实现。这就是习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