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几天收到妈妈的微信消息∶
“姐姐怀孕了,7月1号结婚。”我很惊讶,也很惶恐,因为我完全不知道竟然有这种事。我知道我姐姐的男朋友,但是我没想到竟然这么快,我只跟他一起吃过几次饭,连交流都没有,我打电话给我姐姐,问她∶
“你连你结婚和怀孕的事都不告诉你的亲弟弟。”
我姐笑着说:“你这不是知道了嘛。”
“怎么想这么早结婚啊,我都还没放假哎”
“没事呀,到时候你请假回来嘛,定在星期天应该有时间回来吧。”
“行吧,我到时候肯定回来,你好好休息。”
其实我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感到有点烦躁,不仅仅是在时间上,我跟姐姐男朋友只吃过几次饭,连几次交流都没有,我一度信誓旦旦的认为他不会是我的姐夫,因为我没有认同他,他更像一个混社会的,从外表到谈吐都与我家不符,我不认为姐姐会将终生托付与他。这种情绪堆积两三天之后,妈妈的一通电话引燃了它。
“你问问你表哥有时间回来没有?”
“你们就不能把结婚时间往后拖一点吗?家里的亲戚都没时间,我都还没放假!”
“我跟那边问了8月下旬可不可以,那边人说太热了,要不就早点办了”
“说到底就是没协商好,到时候我可能还要考试”
“那你请几天假,姐姐怀孕了,这种事情早点办好。”
“行行行,我问问,”然后我挂了电话
我以一种不耐烦的口吻结束了这次话,我认为我妈妈并没有将姐姐的婚礼安排的很好,在时间上和可以来的亲戚数量上我都不怎么满意,事情只能这样不了了之,在我问我表哥是否有时间,他说那天有考试更加加重了我的负面情绪。
想到我对室友发脾气,当时正在做高数作业,迟迟不能解开一道题让我感到焦头烂额,加上一些烦心事的困扰,我越来越烦躁,室友恰好从外面回来,开门之后他拍拍我
“基哥,在做高数作业啊,明天要交吗?”
“滚!”我用最简洁的话回应了他
“额,明天要交高数吗?”室友问其他人。
真的尴尬,我很清楚其他人应该听到了我对室友的情绪发泄,室友为了缓解这种窘迫不得不说些什么,我意识到我不应该这样做,随后我走到他的旁边,拍了拍他
“拍你*呢”
“我错了,刚才情绪不好”我以半玩笑的口吻道歉
“行了行了,做你的作业去吧”
我们达成了和解,试想没有这次道歉,可能我们之后的相处中会越来越有距离感吧,这会很糟糕。
其实仔细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对这些事感到烦躁?对妈妈发脾气是因为怕姐姐的婚礼准备的不尽人意,怕姐姐这次的选择可能有点匆忙大意;对室友发脾气不仅是因为一次高数作业的困扰,更是对不知道怎么解决那些烦心事的困扰。有时候我们会把一些事情想得过于复杂和可怕,其实当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之后,发现这些事情都不会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可怕,当我第一次去姐姐男朋友家吃饭时,我对饭桌上的家庭氛围有了认识,跟许多家庭一样,他们交流的只是家庭的琐事而已,但不一样的是,每个人都在认真的聆听,每个人都很愉悦,这让我这个初来乍到者很舒服,姐夫也只是喜欢开玩笑,姐姐认同就可以了;在我跟室友探讨高数之后,问题也迎刃而解,其他事情也只需要多跑跑教务处就可以解决。问题不会是我们想的那么糟糕,往好的方面想想也不过如此,正是我们所说的“车到山前必有路”吧。
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我们没有理由和权利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向他们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就像对我妈妈和室友一样,我们有更好的方式和方法去和他们沟通,这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如果我认真的去跟妈妈交流,心平气和的回答室友问题并向他表达自己的不好情绪,这样我们都能获得好的交流体验。对身边人保持温柔,是对自己情绪管理的负责,也是进一步分享的前提;对身边人保持善意,是对事情的理性看待,也是对生活的化繁为简;我们可以尝试去做,这样可能收获更多。
就像我们小时候听过的钉子和栅栏的故事,钉子就算拔出来,也在栅栏上留下钉孔。对身边人保持温柔与善意,也是自己责任和能力的体现,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