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海战术掩盖不了内心的焦虑
周末,朋友聚在一起。朋友讲了他的孩子的学习情况。
朋友感慨,孩子每一天都会在做试卷,而且做得很晚。朋友的孩子只是四年级的孩子,每天晚上就会带来至少四份试卷,有时候甚至达到七八份试卷。孩子放学的时间本来就迟。回到家,快速的吃完饭之后,马上写作业,也要写到晚上九点半以后。孩子做试卷的速度还是快的。第一份试卷,孩子还能够认真的做,后面的就只是把字写在卷子上,孩子根本没有精力去做。朋友感到这种题海战术,摧残了孩子,让孩子每一天只是机械的做,而不知道思考。朋友认为,这样下去,孩子读书的兴趣就毁了。孩子对于学校和老师只剩下厌恶。
作为老师和家长,能够理解老师的难处,也能够理解朋友的痛心。说实在话,把教育简化成考试的行为却是违背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也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不是老师不知道,而是老师害怕考试成绩排名之后的后果-----通报批评或者交流轮岗。作为老师,谁也不希望在教育生涯中留下不光彩的一面,为了自保,老师只好选择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家中,能够体谅孩子辛苦,能够看到教育的扭曲,是孩子的幸事。其实,很多家长,认为只要老师布置的作业越多,老师越是敬业。很多无知的家长认为,孩子每一天24小时不间断的学习才是最好的。偏远的乡镇,夜幕降临,你看到昏暗的房子中挤满学生,一定是补课的学生。家长不知道孩子的辛苦,一个劲的给孩子加压力。想到这些孩子,我感到朋友的孩子太幸福,家长能够体谅他的辛苦,不会继续加压。
我也想到了教研室发生的事情。马上元旦放假,老师们好像打了鸡血似的给孩子疯狂的印试卷。总共放着三天的元旦假期,每一个学生会受到每一科老师至少三份试卷。而且每一科老师认为都是体谅学生,布置的都是最少的。老师们很清楚,不管老师现在发多少份试卷,绝大多数学生是不会做的,只会放假回来之后抄袭。老师知道发试卷作用不是很大,但是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
不断发试卷的题海战术背后隐藏着这样的逻辑假设:一、发的试卷越多,学生的成绩越高。老师给学生不断地印制各种试卷,总想让学生把各种题型都见到。老师明明知道发的试卷越多,学生根本没有有时间消化,只会囫囵吞枣。可是,宁愿让学生多到不能够消化,也不愿意花时间让学生慢慢的吸收。这个逻辑背后是老师对于学生的不信任,也是一种粗放式教育的典型。其实,不是做的试卷的多少,而是学生能够掌握多少。做试卷的目的就是查漏补缺,没有任何的漏和缺,做试卷有什么意义呢?
二、学生花的时间越多,学习效果越好。老师认为学生在某科花的时间多,成绩提升就会快一点。成绩的高低,与花的时间根本不成正比,关键是看下学生的学习的效率如何?学习效率低下,花的时间越多,效果越不明显。老师要做的不是向时间要质量,而是向效率求质量。与其花时间让学生做题,还不如花时间研究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办法。
三、学生成绩不好,是学生见到的题型太少。只要对学生所做的试卷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就会发现,学生成绩低的原因不是见的题型少,或者老师讲的不到位,而是学生对于老师所讲的根本没有做会。问题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对于讲过的知识点掌握?
教育教学不是简单的题海战术,而是一个科学的研究过程。一个专业的老师,面对学生的成绩,会研究学生,会研究教育过程……而不是盲目的选择题海战术。题海战术只是暂时的掩盖内心的空虚,而根本问题无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