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315远去之后-主编课堂7-6

仅仅过去不到两周,我们记住了些什么,又忘记了什么?

1

315那个晚上,不少同学命中注定是要加班的。我不幸是其中一员。

因为孩子的缘故,我迎着老板不满的目光,强行下班。但当我把孩子三下五除二轰上小床后,依旧需要恪守职责,守在电视面前。

这一夜,我和全国无数同伴一样,默默期盼自己东家不要被翻牌。

老公几次想换台,都被我轰走,最后他不得不陪我看315。

当老公百无聊赖哼哼唧唧之际,屏幕上出现了关于OK镜的曝光。孩子大班时就沦为眼镜一族,小学第一学期度数飙升,入学月余就换了眼镜,当时医生建议可以考虑配OK镜。

“要8岁才可以配啊,为啥医生对我们说现在就可以了!小小猴还不到7周岁啊!”刚才还吵着要换台的老公,激动了!

我懒懒的瞄了他一眼,“你信电视上医生的,还是信医院医生的?”

信谁好呢?这是个问题!

2

关于消费者保护的讨论由来已久,而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设立也已有些年头。

1962年3月15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美国国会发表了《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咨文》,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消费者的4项权利,即安全消费的权利、消费时被告知基本事实的权利、选择的权利和呼吁的权利。

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将每年的3月15日定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World Consumer Rights Day) 。

1987年中国消费者协会被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接受为正式成员。

1991年,首届央视“3.15”晚会于召开。

早在2009年,央视315晚会总导演尹文曾对媒体表示:“我觉得未来315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取消315晚会。希望未来315这一天不再是个投诉日,不再是个打黑日,而是消费者的节日,消费者因自己的节日而快乐,315晚会变成真正的狂欢晚会。”

然而,直到如今央视3.15晚会依旧在打黑,这说明消费者还在受欺负。

3

提到消费者曾遭受的伤害,不得不提及黑暗日子里的一个万恶名词:三聚氰胺

彼时,我还是一名财经记者,口诛笔伐,执笔呐喊,也曾是相当的起劲。但如今回想起来,肾上腺素早已掏空,只留下些许茫然。

越过台前那些清晰的,有名有姓的脸,背后是无数模糊的脸,整条产业链上有数不清的小人物,他们也许仅是苦命人,也许仅是小蛀虫。

养牛的叫苦,日子太苦,好不容易挤出的奶居然不达标,这日子没法过了,奶站太坏了!

奶站叫苦,你这奶蛋白质含量这么差,我怎么卖给企业,别指望我提高收奶价格,我也要养家啊,企业太坏了!

企业叫苦,加班加点搞生产,就想把产品尽快卖给消费者,但后期各种费用与打点都需要钱啊。在渠道为王的时代,什么进场费、店庆费、这费那费一下子就把利润压没了,终端渠道商太坏了!

终端渠道商也苦啊,消费者那么精明,没看见各大卖场都在打广告,保证几公里内最低价,我的利润也很薄啊,我也要对得起股东,对得起员工啊,消费者太难伺候了!

最后,被奉为上帝的消费者吞下了苦果,吃辛吃苦,赚奶粉钱,到头来买到的是个噩梦!

高管失察,难咎其责,即便入刑也不为过,但将企业推入万劫不复,不是她的初衷。很多真实的脸面在一锤定音之后仍然模糊。

4

时隔多年,我开始静心思考,究竟谁是消费者?究竟谁在欺负消费者?

在惯常思维中,商家是恶的代名词,消费者则是无辜的象征。善恶相对,简单明了。

可单纯的善恶往往只存在童话故事当中,简单的两分模糊了生活的真实。

我们似乎忘了,每一位消费者都有工作,每一位生产者也都需要消费。

当消费时,我们希望享受到最好的服务,最低的价格。当我们生产时,我希望更低的成本,更大的收益。

孤立的商家只是长长产业链的一环,背后是无数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有责任心的,无责任心的,勤奋的,懒惰的。

其实,大家的小目标都一样:

​让生活更轻松,更美好(更少的付出,更多的回报!)

5

恶有大小。穷凶极恶之徒,令千夫所指,但无数看似不会触及根本的小贪小恶也可汇成大恶。

在那个尝尽贫穷,一起争先恐后奔跑致富的日子里,有人性急只想更快更多地赚钱,最终酿成大祸,带来无尽的苦果。

三聚氰胺之后,又接连曝光了鸡肉与抗生素、多宝鱼药残,一次次冲击我们的认知。

值得庆幸的是,几轮大曝光之后,这两年再没有出现如此伤筋动骨,举国震惊的大奸大恶。

我愿意相信,也许我们的日子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经历几轮大冲击,如今的监管早严于当年,一些重点行业的企业商家已规范许多。

但一如过往,一切皆有可能。

告别媒体,进入企业,褪去了年轻时的血气方刚,才发现现实中的面孔从来没有那么善恶分明。 除去触及底线的真正恶人外,更多的都是执着地,迷糊地谋划自己“小幸福”的小人物。

企业之大,多的是猪队友。尽管基于过往的无数次教训,企业设立了系统与流程作为保障。但再严苛的系统,也依赖于人的执行。所以总有不巧中的不巧,一串猪队友有意或无意导致地错误被媒体发掘了。

于是每年315,必有大企业榜上有名。

每一家被揪出来的企业都自称有着严苛的标准,但每一次卧底都能一逮一个准。难道是这届临时工真的不行?

不可否认,在一些没有经历过严苛整顿的未成熟行业,依旧漏洞百出。但若除去那些阳光照耀不到的阴暗角落,我们都是同一片蓝天下的队友。从小学习了五讲四美三热爱这些大道理,所以大是大非我们还是分得清的。但至于什么责任心,勤奋踏实之类的小道理,则要靠个人自学领悟。一旦领悟不好,偷个懒犯个迷糊,甚至耍个小无赖全成了波澜不惊的“日常”。

回家连饭都懒得做的人,在工作中又如何保证每一个环节的严谨踏实?即便是“代表正义”的记者,偶(jing)尔(chang)也会出错,比如没有认真解读产品包装标识上的信息。

当我们把所有的恶名都推向商家时,我们是否忘了所谓商家,也就是我们这些小人物每日平凡工作的总和。

当我们不知道信任谁的时候,我们自己又是否值得他人信任?

6

记得一次台湾旅行,当地朋友特意带我们去一家特别好吃的牛肉面馆。这是一家极其质朴的小店,敞开的门面,简单的桌椅,但那牛肉面味道真的好。朋友说她小时候就在这家面馆吃,已经吃了几十年,有时候为吃一碗面要排很长的队。

老板是个有个性的人,只愿守着这片小店,甚至将免谈连锁加盟的话语直接贴在了墙上。

是啊,一家简单的家族小店,认认真真的守着,对得起几十年的老食客,不也是一种幸福么?为什么一定要扩张赚更多钱呢?

那次台湾行,我们离开前去一家小店买手办礼,也是朋友推荐的一款点心。临上车时,老板突然追了出来。我们的第一反应是钱算错了。然而,老板仅是因知道我们要坐飞机离开,特地赶来叮嘱一番,现做的点心要尽快吃,如果是送人,也务必带话请最晚在第二天吃掉。

小店老板的认真让我们惊讶。我买的不仅仅是一盒点心,而是老板的用心,若不认真品尝,感觉会对不起老板。

这样的老板,真心在乎自己的产品,又如何会欺骗消费者呢?又叫我如何不信他?


又一年315晚会落下帷幕。只要不出8点20分的失误,各大媒体一定是齐刷刷的跟进,各种口诛笔伐。不幸被点名的商家则迅速开始了写作大赛,闲不住的段子手们陆续跟进点评。相关部门随后开始对被翻牌的行业进行密集检查。

一年一度,毫无新意。

当新一轮热点开始刷屏,关于315的故事便悄悄隐去。

我们在等待政府更强有力的作为,我们在期盼司法日臻完善,我们也在要求商家“良心发现”。但是,我们是否意识到,自己其实也是当局的一员?

大奸大恶,需要自上而下的强力手腕;

行业漏洞,需要法治的完善与规范;

但更多的日常,则需要我们自下而上的勤奋踏实,认真对待。

感恩知足,

脚踏实地,

是时候让节奏慢下来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脑子就像是一部机器,一直转啊转啊,根本停不下来,不受我控制了,怎样才能让我这部机器安静一会儿,让我好好休息一下呢?
    懒猫子阅读 329评论 0 0
  • 一开始的时候,我和小李纠结了很久,到底要不要把这座老楼,进行改造呢? 后来...... 我们用了一年零六个月把他变...
    言咸言淡阅读 37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