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有一句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流传很广,说不上妇孺皆知,也算是家喻户晓。最开始接触到《论语》时,因为这句话既不拗口,语义又比较浅显,不像,“子张问圣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室。”这种模模糊糊的;再加上内容又是这么公认的正能量,还是关乎于民生的,每个人都有机会用,不像“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种一则有些人觉着消极,另一方面很多人根本在其位都不谋其政,何况不在其位!顶多谋谋:我要能在其位,能有怎么好;我要怎样在其位......所以很多人都喜欢用:教育孩子要谦虚,这句就很好,甚至只要前半句一说,简介明快,还是圣人言,多好;教育孩子要多看到别人优点,多向别人学习,这句也很好用;教育孩子要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要看不起某某某,这句也恰当......而且这句话既好背,又好讲解,简直完美。 以上的种种导致了连学生写作文都不爱用它——既没有档次,又不时髦!而一旦一句话烂了大街,很多人就不觉得这句话有多了不起,不管是说它,还是实践它。 盘某人原来在读《论语》时,对开头的那句话基本也是一掠而过,没有怎么关注,因为这种事,国家一直都在帮我们干,近代的有:雷锋,董存瑞,黄继光;黄世仁,南霸天,周扒皮...... 古代的也有很多,当然,古代的都要用辩证法分析,也就不用分别列举,耳熟能详的:秦始皇,唐太宗,慈禧......大致上一估摸,诶,夫子的意思应该差不离,也就不怎么重视关注了。 但是,后来,在某一个闲极无聊的时刻,我的思绪在天马行空之际,却突然和它较上了劲儿。这句话在中国已近似于大白话,意思很明了,大致为:几个人走在街上,便一定有能当自己老师的人。看见别人的优点,就要学习;看见了别人的缺点就要反省自己。 第一句很好理解,也很容易转变观念去实践,观察他人也一直是我的小爱好。但第二句我觉得就有些复杂了。首先,善与不善,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必须有一个绝对的原则来做对照,例如道德、法律......才能定义。当然,作为后人记载孔子话语的书籍,基本可以说是儒家的本门经典,而且在同一本书中,原则自然是孔子的思想,似乎这个可以解决。然而真有这么简单? 此外,这里又有问题了。即使是小说或者漫画中的人物,作者也只能通过剧情来为人物设定大致的模板, 而不能让所有人明明白白的看到每一个人物的方方面面,甚至他自己也不能给人物下一个精确的定义,何况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当然,可以说这是一种小夸张,只是教导我们要时时刻刻地学习,去努力发现别人的优点,并且对任何人都有敬畏。然而问题还是在这儿,以人为镜的学习方法还是要求的,而学习是自己的事,不能永远靠师长,师长也靠不住——他怎样帮你讲解一种品行?何况师长所讲便是百分百正确? 但如果靠自己,没有学习透论语的人,是非标准也不是纯粹的孔子的标准,如何以这个标准来从他人身上完善品行?我们对于论语,对于儒家,对于道德的理解与认识已经被掺杂了太多,许多我们认为光荣的,并不一定合乎真正的为人之道。但若是唯有那天纵之才的师徒,一个教的准,一个学得好,基本思想已不离论语甚至四书精义,才能有条件实践这一句话,虽说意义肯定有,毕竟总纲不是细则,学习他人的细则还是很有收益的,但未免限制太多,离了孔子,岂不是就基本废了这条路,那我们这些少读经典的现代人还能不能这样去追求君子之道? 接着,分析他人的品性也有程度的不同,一个人的一个行为分析透彻后,往往很复杂。能如王阳明般应为便是愿为,表里如一的实是少数。基本上大多数人在生活中的日常行为都有各种复杂的驱使。我们又该到哪里为止?想了好久,我觉得,世上的“素材”这么多,只要看到自己注意到的那一方面,也就是那一刻从自己的角度看到的某人形象,然后进行分析,也就够了。但若是太浅显,却又多是雷同,正如常见病症就那么几种;而分析地深了却又难以再看得明明白白,同一行为在不同时刻,由不同的人做,其心理是有着微妙的差别的。正如同一病症,其导致的原因却是千奇百怪,所以中医要根据病人的行为、年龄、生活地域、性别......来治病,但也只能到这一地步,要再往下寻根溯源,却也是难的。那么,这微妙的尺度该如何把握? 再接着,就算观察到了,也分析好了,要用在自己身上却也不容易。知易,行难!然而,这只是相较而言,“知”这个字却不简单。你看到他人身上有好的德行,并不代表你就真的懂了它,见微知著并不容易。最简单的,孝,多少名家讲了千余年,还有孝经这本专门的儒家经典,但有多少人真的能懂?守不守礼,做到什么份上,每一个动作要盯死了让会人无所适从。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中华民族因其历史悠久,圣贤辈出,所以什么事都有本可依,丰富至极的经验道理让人受用终身。但是,经验多了,却也会让人束手束脚,不管你产生了什么观点,基本都有先人为你撑腰,甚至很可能这条大腿还不细,这就导致你很难省心地按照经典过日子——经典是几千几百年前的人写的,历朝历代都有人解释,而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找谁说理! 接下来,说“行”。能达到“知”的境界的人可以说都很了不起,因为这样的人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三观,可以说是精通一门哲学——狭义哲学的定义不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这样的人看似很多,实际上少之又少,长辈说某人活通透了,基本就是这个概念。但毕竟“知”与“行”还是距离不小。知行合一,这个王阳明提出的概念说是圣人的标准之一,也不为过!当然,圣人“知”的多,所以“行”的难度不可以常理计。 就像“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八个字可谓中国传播应用最广的名言,说十个孩子十个知道,有些绝对;但说一百个里面有九十九个听过,绝对是低估了。而且这八个字哪怕是第一次知道的小学生也能解释清楚,这可以算是“知”。然而,有多少孩子能够做到呢?现在考小学、初中、高中,从小了比较,在同一所学校,甚至同一个班中的孩子里,那些遥遥领先的孩子中,固然有一部分孩子在某一方面天赋异禀,智商超群,但那都是极个别;再有几个家学渊源,后天家庭教育好,但这也不多。与此类似,那些吊车尾的群体中,非战之过的人也是极个别——好的学习方法固然难得,但一般孩子能有的学习方法要想模拟却不难,家庭教育水平在这里不成影响因素。取决绝大多数孩子的成绩高低的, 不过是有没有好好读书,这里的好好,是质与量的结合。说起来,都不难,处于信息时代,什么都能找到,是乱说;但说这种东西一点找不到就是推卸责任。从同一所学校的倒数到前十。好的方法加上足够的训练就足矣,99%的孩子都能做到,99%的孩子却做不到。还有雷锋精神,铁人精神,随口就来,追随者又何在! 由此可见,这句“名言中的扫地僧” 实在是博大精深。发现难,甄别也难,理解还难,实践更难。“择”之一字不简单,从之改之更是难。所以有个孔子这样帮你甄别,与你探讨的老师,有多幸福。朝闻道,不过如此,盖如得见孔老夫子。
臆谈(1)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希望自己能静静的读完几本英文经典原著,可买了很多书,如《简爱》,《雾都孤儿》等,一直拖着,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