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

每天10分钟,阅读倍儿轻松!读唐诗宋词,品百味人生,养浩然正气!大家好,我是今晚的阅读主持人闪亮老师!今天,我带领大家一起学习的内容是唐代诗人孟郊的名篇《长歌行·汉乐游子吟》,希望您能够喜欢!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赏析: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五言古诗,属于古体诗。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此诗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游子吟》写在溧阳。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 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游子吟⑴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⑵。 临行密密缝⑶,意恐迟迟归⑷。 谁言寸草心⑸,报得三春晖⑹。 词句注...
    唯一念想阅读 463评论 2 0
  • 古诗是使我们中国古人留下的精髓,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 孩子从小了解中国古诗词,可以让孩子有一种书香的气质,能够给孩...
    重拾图趣阅读 6,858评论 0 4
  •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
    Fwx烟雨倾城阅读 621评论 2 9
  • 今天上午听樊登读书反脆弱,觉得有点感触,感觉还不错,然后一整天对着电脑搞统计,还没啥头绪,在快下班时终于有点思路,...
    月明寺阅读 238评论 1 1
  • 前情提要:今天我和四更里的美眉去游乐园,结果她竟然。。。。。。。 正文:游乐园之行前后语录 前: 1.我要坐过山车...
    天涯海角都随你去阅读 15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