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感到不舒服,大部分时候是因为缺少一种自主的感觉吧。
小学的时候流行穿小白布鞋。记得那一天是一个很温暖的春日,确定可以脱下厚重的棉鞋了,我穿上了小白鞋,脚步一下子轻盈了起来,路边的小花园是上下学的必去之处,里面盛开了虞美人,我飞身进去捕捉蝴蝶。
上学可能会迟到,回家可能会变迟,但是少有人会苛责一个步行上下学的小学生,腿就那么短,又容易分心,注定不会走得太快,而且也不太会影响整体的课业,就这么慢悠悠地吧。
这种可以自行决定一段时间里做什么且不会被苛责的,是一种生活里的自主,很稀有。
事实上,普通人的人生里没有多少自主。小学或许是最自主的了(但还是经常想快些长大获得一些自由)。初中,被家庭和学校严密监控上下学时间,晚一点就要挨叼;高中,题海;大学,因为去山里上个二本,吃饭住宿的规格无法自己决定,条件很艰苦;工作了,无法个性穿搭,也无法决定下班时间,好不容易下班后得赶紧回家照顾孩子,晚一点就等于劳烦别人…
我说我自己。
没有人会不喜欢自主的生活吧,小到今天吃什么,今天上班走哪条路,下班先去一家新开的咖啡店坐坐,路边的花开了,停下来看一下。
事实上这对我来说很重要,就是说出来的时候,没有人家说“我很需要钱”听起来紧迫,还会被说你怎么这么矫情呢?
我以为我会喜欢一些世俗的东西,我也一直劝自己和别人一样,少想些有的没的东西,多喜欢喜欢稳定的工作,体面的人设,但人要是这么听话,这世上的事情办起来就容易多了,思来想去,还是不喜欢竞争、不喜欢出头,也不喜欢顺从,真能干点纯体力活就好了,简简单单,减少和人不必要的往来。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初读时,只知道是陶渊明他在尘世之中仕途不畅,想要归隐田园逃避现实,今天细想,如果丘山真是一个人最初的追求,那误落尘网三十年是一种怎么样的无奈和遗憾?人生没几个三十年,但是有很多无力自主、身不由己,虽然是作为先手在作出选择,但是选择之后就进入轨道,难以改变了,要改变也可以,看看实力。
实在不忍心再写下去了,也可能还是太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