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年生遇"中年危机"?不,我们该重新定义中年

这两天,90后很受伤。《新华每日电讯》一篇两年前的文章被热传:“中年危机,确实存在”。文章称,根据幸福感,重新定义青年在“15到24岁”,据说联合国官微对此定义给予“认证”。

而80后还没从上个月爆炒的34岁老来得子、“1988年出生的中年女子”缓过神来,又躺枪。

到底什么是中年危机?首先,我们得探讨下什么是中年。

当前,关于中年的起点众说纷纭,25岁、36岁、44岁,联合国内部的说法也在打架。介于最低能达成的共识应该是介于“青年”和“老年”之间的年龄。

半个世纪之前,人类的平均寿命只有50岁,20世纪90年代已达75岁。最近罗振宇推荐一本书,叫《百岁人生》,就提醒大家一件事,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我们这代人有很大概率能活到100多岁。这么来看,以前对人生阶段的划分,是不是过于简单粗暴和落伍了?

再来说说“中年危机”,一个说法是指这个人生阶段可能经历的事业、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种关卡和危机。

可是人生哪个阶段没有危机?上幼儿园,面临第一次和亲人分离的危机;中小学,面临择校、竞争的危机;大学,面临就业的压力;毕业几年,面临职业危机、结婚生子的压力;到老了,面临养老、健康的危机……

这些危机换个角度也许并没有那么危险。

三四十岁,对人生有了一定认识,也更为豁达。四十多岁的徐静蕾在一档综艺节目里,面对不婚代孕等敏感话题,不被外界评论左右,不急不徐,在要求被尊重同时也尊重他人。比起年轻时候的浑身是刺,更为放松自在。

五十多岁,本该开始考虑退休生活,这位56岁的美国老头开始学习编程、跳槽科技公司。

有人问,“如果努力之后连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都找不到怎么办?”他的回答是:“那又怎样?我可以学习如何将一个想法落地,真正地把它做出来服务大众。”

而年过七十,更可以说半截子入土了。台湾的老爷爷赵慕鹤75岁开始旅行,86岁考大学,成为全班第一个顺利毕业的学生,105岁考博士……

课堂上的赵慕鹤

当然,你可以说他们是少数、是个案,所以才会是新闻啊。但如果你愿意接受92年的“中年危机”,那就只能是自我束缚,不能怪社会贴标签了。

事实上,比起所谓的“中年危机”,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长寿后带来的问题,罗振宇称为的“四十年黑洞”。60岁后,面对不完善的养老体系、衰退的脑力体力、逐渐缩水的积蓄……这几十年的人生该怎么度过?

怎么提前准备?赵慕鹤说:“人生中唯一的幸福,就是不断前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校道灯光微黄,夏天的风有着秋天的温柔,今夜夜色真美。 2017届高考结束。故事里的人狂热,故事外的人微凉。 你有没...
    鸭蛋呀阅读 406评论 0 1
  • ——北疆边境自驾游记东进篇之四 (文/永新 图/建成 并生 兰兰) (续前) 北大荒(三江平原) 24日早晨3点...
    zhaoyongxin阅读 323评论 2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