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股市反思,要狠狠地赚打出泡沫的行业和公司的钱

“请问贵司董秘,您家的股票有没有泡沫?”

”我们生产的是白酒,白酒是没有泡沫的,有泡沫的是啤酒。“

1.飞到天上的股价

我最近看着400块的宁德时代,心想我为什么会在220下车,80块的思摩尔国际,我为什么会在49和66块分别下车,300的五粮液我为什么150就下车……而某XXX材从6块涨到14我就没有走,一直拿着,最低拿到了9块……

明明前面几个我的进场点也都很好,也都赚了至少50%,可是大泡沫阶段我为啥几乎没赚到。

明明XXX材即使涨到14块还是很低估啊,为什么就半路歇菜了,到现在股价还是上上下下挣扎……

2. 烂到手里的股票们

除了涨的票,跌的票或者横着不动的也有不少。

我盘了盘他们的特点,总结下来就是偏传统制造业的二线或者一线公司,估值便宜,公司有点小毛病但无伤大雅,业务上都有亮点,甚至报表里藏了不少利润。

但他们就是跌,他们不是赛道股,他们赚的可能是假钱。

我一直有点不服,但还是不得不将这类型的股票减了一些仓位……剩下的继续和他们耗。

说实话,拿着这种进入长期阴跌走势的票很痛苦。

……

今天我看到了一篇文章,Two sigma公布了2020年在美股的最糟糕因子,恍然大悟。

因为2020年,最糟糕因子是……价值因子。有多糟糕呢……

那条跳楼的蓝线就是了,价值因子不是表现糟糕一年了,是糟糕四年了

我琢磨了一下,好像传统的低估值策略的确没什么人再提了……一直拿着低估值喊价值回归的,不是被市场消灭了,就是被老板干掉了。

3. 反思

到了2020年,满市场都在聊赛道聊抱团,聊白酒聊创新药聊新能源的时候,站哪边就显得很重要很重要。站对了凡尔赛,站错了火葬场。

我自己有一部分站赛道站高成长的,但是没有吃尽整个涨幅。还有一部分站低估的,那部分就表现艰难。

我一度觉得6,70倍的赛道股有点贵。后来嘛,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的看着他们涨到了100倍甚至200倍。

当年茅台的估值中枢可是在20倍啊,涨到25倍都会有人开始嫌高估的。那时要是有人跑过来讲,st舍得能涨到100多倍pe,比亚迪能涨到一万亿市值,大家肯定觉得他是疯子。

都说美股高估涨到天上去了,但不考虑特斯拉和蔚来这种,美股真正的科技巨头其实估值还是能看的,TTMpe微软34倍, Facebook29倍,苹果37倍。

可a股呢?用某知名公众号主的话说,整个港股市场只有一个泡沫到珠穆朗玛峰,在a股的现在,我能列出100个。

所以我就反思。

这么多泡沫的票,我从低估或者正常估值进场,但没有赚到他们大泡沫部分的钱,这是为什么啊?

还有的原本就是有些高估的,我干脆就不去看,结果他们还能更高高高估。

世界大放水+高景气度看不到天花板的资产,在左侧把所有仓位出掉,事后看来很明显是错误的。

我所认为的高估,并不算真的高估,市场并不care我的想法。只有满市场都在问,白酒是不是有泡沫了,新能源还能抱团多久,满市场都对他们恨得牙痒痒甚至投降了疯狂去买他们的时候,这时候再出掉这些泡沫票,才算对得起市场赋予它的泡沫。

林园也说过,不要怕泡沫,要拥抱泡沫,赚钱就是要靠泡沫。

其实这些赛道股,不用太久之前,那时新能源因为骗补和产能过剩无人问津,医药被集采打得满地找牙,腾讯被人发文《腾讯没有梦想》,我前同事看好的华测检测一路阴跌50%,后面涨了10倍……

市场总是这样。

我一度觉得自己是个80%基本面+20%交易的选手了,现在想想我还是50%交易+50%基本面更合适吧。

觉得低估也别太早下重手,觉得高估也可以拿一拿,没有仓位的但觉得逻辑很顺的即使估值很贵先买一点总行吧。

资金量级没有大到必须全部左侧的时候,左侧+右侧结合,应该绩效会更好。

做一个赌场型玩家,而不是看法型玩家,不被估值限制住手脚。亏钱的仓位不愿认错是人之常情,尤其是有逻辑支撑的时候,但这样有时会伤害到自己。

毕竟是来赚钱的,又不是来辩论的。证明自己对是很重要,但净值好看更让人开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