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生活中,你肯定遇到过这种情况:有的朋友,你帮他一次两次还行,时间长了,他如果遇事第一个想到的还是你,自己的事儿一点不操心,这就有点儿过了。
就像那句老话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帮助别人是好事,但也得有度,不能啥事都替别人操心,到头来自己啥也没得到,连自己都忙不过来。
再说了,你要是一直替别人忙前忙后,别人可能还真就以为你啥都能搞定,自己什么都不用做了。
这样下去,不仅你累坏了,别人也学不会独立。
更糟的是,别人可能还觉得你“应该”这么做,这就更不对了。
做事得有个度,别总是想着让着别人,自己的事情也得顾到。
你得先对自己好点,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这样才能更好地和别人相处,也能更好地帮助别人。
02
没实力的善意,必会失望。
我听过一个故事,有个男孩子,深深爱慕着一个女孩。
这个女孩因为父亲赌博,欠下了一屁股债,抛弃妻女,跑了;
而这个男孩子,每个月收入不过几千块,省吃俭用,把每月能攒下来的钱都借给女孩用来还债。
然而,女孩很清楚,但那点钱对于那笔债来说,杯水车薪。
那晚,女孩很冷淡的拒绝了他,转过头,走在了那条路灯黯淡的道路,留下他在小巷的十字路口,哪怕那个路口灯光再亮,也照不到男孩的心。
很多年后,他跟我说了一句话,如果当时,我爹是王健林多好……;
风带走了这句话,不知道最后有没有飘到女孩的身边,替她诉说……
很多时候,咱们都想帮助别人,但如果自己的能力不够,那这份善意往往就像是滴水入海,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却帮不了什么忙。
首先,得认清自己的实力。在帮助别人之前,先看看自己能不能扛得住,不要一头热,最后弄得两败俱伤。
其次,提升自己。真正想帮助别人,就得先让自己变得更强,这样才能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更有效的帮助。
没有实力支撑的善意,最终只会让自己和别人都失望。
想帮助别人,先提升自己,让自己的善意能够真正发挥作用,这才是对别人最大的帮助。
03
善良是建立在实力上,才有收获。
如果你想帮助别人,自己得先有这个能力。
单纯的好心可能不够,还得有相应的实力来支撑这份善意。
比如,有人想做慈善,想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但如果自己口袋里的钱不够,这份想法虽好,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如果有了足够的经济基础,这份善良就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帮助,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带去温暖。
有位企业家,他的公司做得很成功,赚了不少钱。
不过,他并没有把这些钱都花在自己身上,而是用一部分钱去资助贫困学生,让他们有机会上学。
这样的行为,不仅体现了他的善良,也因为他有足够的实力,所以这份善良能够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有些人心里想做好事,但因为自己能力有限,最后可能连自己都陷入困境。
这就像是“画饼充饥”,虽然想得美,但实际上帮不了别人,反而还可能拖累自己。
所以,咱们在生活中,既要保持善良的心,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
这样,当有机会帮助别人时,我们才能够真正做到,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想法上。
做个有实力的好人,这样的善良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这就像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别人帮助的同时,也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04
老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你对世界太软弱,别人就可能不把你当回事。
比如,有的人,总是把别人的事儿看得比自己还重要,结果自己的事情永远排不上号。
时间长了,别人可能连感谢都懒得说了,因为在他们眼里,你帮忙是理所应当的。
还有句话说得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得有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不能啥事都随风摇摆。
你得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原则,不是啥事都顺着别人。
这样,别人才会尊重你,你也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总是“善良”的那种人,最后很可能啥也得不到,因为他们总是忙着满足别人,忘了照顾自己。
想要改变命运,最好的方式就是做真实的自己,别总想着让步。
这样,你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也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生活。
这不是说让你变得自私,而是要合理地爱自己,有选择地善良。
作者:AGINightingale;
关注我,让文字的音律谱写出生命的乐章;
"夜莺在月光下跳跃,羽毛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它的歌声像一阵美妙的音乐,深深地打动了我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