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看到第三卷,里面有很多教科书上出现过的名字,张仪,是第一个我想聊聊的人。
一、入秦
张仪,是魏国人,当年与苏秦一起在鬼谷先生门下,按照资治通鉴的讲述,苏秦推行合纵之术,燕王资助马车,让他到赵国游说,而此时,秦国攻打魏国大胜,准备引兵向东,苏秦担心秦兵到赵国挫败联合各国的计划,于是用激将法挑动张仪,让他到秦国去。
公元前333年,张仪游说各国没有被赏识,流落楚国,这时苏秦便召他前来,又加以羞辱。果然张仪被激怒,心想只有秦国能让赵国吃苦头,便前往秦国。
此时,张仪身处苏秦的计中计,苏秦叉暗中派门下小官送钱去资助张仪,使张仪见到了秦王。秦王赏识张仪,以客卿地位礼待张仪。此时,苏秦派来的人对张仪说明真相。
至此,我有些迷惑。苏秦把张仪激怒到秦国,到底是要干啥?才疏学浅,没搞明白。但张仪很感慨,认为自己在别人的计谋中还不自知,他不如苏秦。
二、出任秦国国相
公元前328年,秦国公子华、张仪率军队围攻魏国蒲阳,攻占以后,张仪又建议秦王,把蒲阳还给魏国,并派公子繇到魏国去当人质。然后张仪又劝说魏王道:“秦国待魏国十分宽厚,魏国可不能对秦国不讲礼义。”于是魏国送给秦国十五个县。张仪回国后被任命为秦国国相。
看到这里,眼尖的人就发现了,张仪是魏国人,怎么带领秦国的部队,攻打自己的国家。而这样的出尔反尔,不止一次。想来有趣,当年孔夫子也是周游列国,设坛宣教,看来在那个年代,国家的概念很淡薄,也可能都是一个周天子。对于这些乱世里面的风云人物而言,个人的才华被赏识,能力得到重用,才最重要,他们毕生追求可能就是找到自己的伯乐。而张仪的伯乐就是秦惠文王。
三、到底效忠于谁?
公元前322年,张仪从啮桑归来后,被免去国相职务,改任魏国国相。他想让魏国臣服秦国,为各国带头,但魏王没有听从。秦王便派兵进攻魏国,夺取曲沃、平周,又暗中送给张仪丰厚财物。
公元前316年,张仪劝说魏王,第一、魏国地势平坦,没有山河要塞,是厮杀的战场。第二、各国结盟抗秦,可同父母的亲兄弟,还会为钱财互相残杀。第三、连横之术,想靠反复无常的苏秦的那些伎俩结成同盟,是不可能的。第四、如果秦国攻打魏国,一旦攻取卷县、酸枣、阳晋之地,赵国和魏国就会南北隔绝,不能联合,魏国就会陷入危险。从魏国地形地势到联盟国的位置关系,从人心人性到结盟根基,一通分析之后,提出建议,他将辞去魏国相位,去秦国谋求两国交好。魏王听从了建议,背弃了联合抗秦的盟约,派张仪去秦国求和,于是,张仪回到秦国,再次出任国相。
看完这一部分,我不禁怀疑,张仪是秦国派到魏国的“奸细”吗?从张仪的行动结果来看,完全是以秦国利益为出发点的,魏国虽然不说多强大,但好歹也是一个国家,哪有国相劝国君主动臣服的,甚至不惜损害魏国的利益。
四、戏弄楚怀王
公元前313年,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忧虑齐、楚两国已经缔结了合纵联盟,有互助条约,于是便派张仪前往楚国游说楚怀王。
张仪说,只要与齐国断交,他可以割让六百里商於之地,秦楚通婚,结为兄弟之邦。陈轸劝说楚怀王,张仪回到秦国,一定被背弃承诺,那是北与齐国断交,西与秦国生怨,秦、齐必然联合发兵。不如暗中与齐国修好,表面上绝交,等真的割让了土地,再绝交也不迟。楚王不听,与齐国断交。
张仪回国后,假装摔伤,三个月不上朝,楚王听说后,觉得张仪是不是认为楚国与齐国断交做的不彻底,于是派人北上齐国辱骂齐王,齐王大怒,降低身份去讨好秦国,秦、齐交好,齐、楚断交。张仪开始上朝,见过楚国使者,故作惊讶的问,怎么还没去接受割地,从某处到某处,有方圆六里。楚王大怒,出兵攻打秦国,大败。
看完有点不可思议,作为一国使臣,还可以这样操作的吗?这不是流氓无赖吗?尽管张仪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但他的一生也充满了争议。一些人批评他的外交策略过于狡猾和不择手段,认为他为了达到目的不惜牺牲小国的利益,甚至采用欺诈、利诱等手段。
《资治通鉴》在讲述这个被骗的楚怀王时,可能是本着惊醒后世的作用,描述的有些傲慢自大,听不进劝说,没有看透张仪的真实意图,导致了楚国外交上的重大失误。但楚怀王在位期间,楚国国力强盛,也击败魏国,夺取八城,也担任五国联盟的纵长,合纵伐秦,后又灭亡越国,拓境江东。为何会被张仪的伎俩蒙蔽,可能基于当时可获得的信息和他的政治判断,加上群臣都来祝贺,轻信了张仪。
张仪的行为更多地是出于对利益的追求,缺乏对道德原则的坚守,这使得有些人会认为他品行不端,或许战国时期各国之间关系复杂,利益错综纠葛,在这样的环境下,张仪作为政治家和外交家,加上他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他受到秦惠文王的重视,秦惠文王在世期间,张仪始终以秦国的利益为重,不惜个人安危,凭借出色的口才和外交手段,在各国间施展连横之术,打破了苏秦的合纵联盟,为秦国的强盛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五、连横之术
公元前311年,张仪出使各个国家,向各国君主详细分析当时的政治形势,强调与秦国结盟的好处以及对抗秦国的风险。
楚国是当时的强国,张仪指出以秦国的强大,如果迫使韩国、魏国来攻打联合楚国,楚国肯定危险了。楚国作为当时的强国,若指望那些弱国来救,而忘记了秦国的强大,这种做法不明智,应该与秦国结为兄弟之邦。
然后达到韩国,韩国国力较弱,张仪在开展连横之术时,借助秦国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对韩王说韩国地形险恶多山,粮食储备不足,军中士兵不过二十万,而秦国甲兵一百多万,而且凶猛善战,如果韩国不迎合秦国,国家就可能不存在了。所以韩国应该结交秦国,进攻楚国,这样转嫁了灾祸,又获得了秦国欢心。韩王听从了张仪的建议。
连横颇有成效后,秦王封赏了张仪,又派他前往齐国。张仪游说齐王,那些主张联合抗秦的人,肯定对您说齐国地广人多,兵强士勇,但现实的实际情况是秦楚两国互通婚姻,结为兄弟之国,韩、魏、赵三国割地献给秦国。如果齐国不迎合秦国,秦国将驱使韩、魏、赵三国攻打齐国,到时候您再想讨好秦国,可来不及了。齐王同样采纳了张仪的建议。
张仪离开齐国,向西前往赵国。秦国对赵国心怀愤懑,打算重演武王伐纣之事,为此特派我来通知。现在秦楚两国结交,韩、魏俯首称臣,齐国割地献好,这就像砍断了赵国的右臂,你们现在孤立无援,秦国约定四国联合攻赵,征服以后必定瓜分赵国。所以赵国不如现在与秦王当面亲口结下盟约。赵王也接受了张仪劝说。
最后,张仪北上燕国,对燕王说,赵王已经朝见秦王,并割地迎合秦国了,齐国、赵国就像秦国的郡县一样了,燕国不赶快与秦国结好,秦国就会出兵了,如果服从秦国,就可以免除齐国、赵国的威胁了。于是燕王献上5座城池向秦国求和。
至此,不得不佩服张仪的出色的口才、胆识和谋略。在复杂的战国局势中,张仪能够准确地把握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关系,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
对待强国,他指出秦国的强大,以及其他国家各自面临的困境,让各国君主认识到依靠合纵联盟未必能抵御秦国的进攻,而与秦国结盟则可以获得秦国的支持和保护,从而为自己的国家谋取利益。
对待弱国,张仪完全就是以威慑的形式,暗示秦国可能会采取军事行动,迫使他们就范。
通过分析利弊、利益诱惑、制造分裂、拉拢分化、军事威胁,张仪的连横活动加速了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推动了历史的进程,使得秦国逐渐崛起,为秦国统一六国创造了条件。
六、离场
张仪还没从燕国回到秦国,秦惠王就过世了,秦武王即位。武王做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即位以后,群臣中很有人开始诽谤张仪。各国听说张仪与秦王的矛盾,都背弃了对秦国的承诺,再次联合抗秦。
公元前310年,张仪向秦武王建议,齐国憎恨他,如果派他到魏国,齐国就会攻打魏国,这样秦国可以趁机割的土地。秦王同意了。果然齐国想攻打魏国,张仪一边安慰魏王不用担心,一边派他的手下到楚国,借使臣之口对齐王说,张仪到魏国,是与秦国定下的计谋,就是为了齐、魏互相攻击,秦国趁机夺取三川之地。如果齐国真的攻打了魏国,对内劳民伤财,对外结仇邻国,而张仪可以重新获得秦王信任。齐王听罢,退兵回国。
张仪在魏国做了一年国相,便去世了。
这一波操作看下来,真的是计中计、阴谋套阳谋,环环相扣,比碟中谍都精彩,再次被张仪的计谋折服。
秦武王不喜欢张仪,张仪若留在秦国,恐怕没有什么好下场,于是找个理由,让秦王派他去魏国,这样看来,就不是我逃走的,是秦王同意的,对秦王来说,这样也是有利的。我既不喜欢你,你离开了,还能给我带来好处,何乐不为。张仪到了魏国,劝退齐国攻打魏国,计谋竟然是借使臣之口,把他与秦王的计谋告诉齐王。如果齐王听进去了,退兵魏国,张仪为魏国化解危机,有了立足之地,如果齐王执意攻打魏国,秦国坐收渔翁之利,凭借张仪的巧舌,一定能让秦武王对他有所改观,重回秦国,坐稳国相。
身在困境,却以自身做局,先利用齐国,离开秦国,再利用秦国留在魏国,张仪果然深谙人心,看透了时局纷争下的政治利益,并充分利用各种矛盾冲突,一次次为自己谋求前程、化解危机。
不知道是因为尝尽了被冷落的滋味,得到秦惠王的赏识,如同千里马遇到伯乐,誓死效忠,还是秦国当时已经是强国,想要辅佐君上,天下归一,秦国是最好的选择,张仪确有国相的智谋,也为了秦国的强大立下功劳。张仪将“连横” 这一件事做到了极致,几乎穷其一生都在为秦国瓦解六国的 “合纵” 联盟、推行 “连横” 策略而不懈努力。
择一事业,极致一生,也是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