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 “有病” 吓住!符合这 4 个标准就是健康人

今天刷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的一个视频,被他的 “有病不等于不健康” 的观点所吸引,于是认真听完视频内容。他认为,健康不等于没有病,一个人若具备四个标准,就是健康人。认真对照自查一下吧。

在很多人的固有认知里,健康和疾病是完全对立的。只要身体查出点毛病,比如血压偏高、血糖有点异常,或者患上某种慢性病,就觉得自己和 “健康” 二字彻底无缘了。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却提出了一个打破常规的观点:“有病不等于不健康”。

这一观点乍一听可能让人疑惑,生病了怎么还能算健康呢?其实,健康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它不仅仅指身体没有疾病,更关乎身体机能的整体协调、心理状态的平和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良好。刘清泉院长给出了四个具体的健康标准,只要符合这四个标准,即便身体有某些疾病,也可以称得上是健康人。

标准一:能睡觉、睡好觉

睡眠是身体最好的修复师,一个人的睡眠质量直接反映着身体的健康状况。刘清泉院长将 “能睡觉、睡好觉” 放在四大标准之首,足见其重要性。

良好的睡眠能让身体各个器官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复。在睡眠过程中,心脏跳动放缓,血压降低,肝脏开始高效地进行解毒代谢,免疫系统也在悄悄储备能量。如果一个人能保持规律的作息,每天能顺利入睡,且睡眠过程中不易惊醒,醒来后感觉精力充沛、神清气爽,那么即便他患有某种慢性病,身体也能在睡眠的滋养下维持较好的状态。

相反,长期失眠或睡眠质量差的人,即使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疾病,也可能出现精神萎靡、记忆力下降、免疫力减弱等问题,这其实是身体不健康的信号。比如有些人虽然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但常年被失眠困扰,白天昏昏沉沉,生活质量大打折扣,这样的状态显然算不上健康。

标准二:食欲正常、饮食规律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保障,而正常的食欲和规律的饮食则是健康的重要标志。刘清泉院长认为,一个人只要食欲良好,能按时吃饭,并且不挑食、不偏食,即便身体有某些小毛病,也能通过合理的饮食为身体补充营养,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当我们食欲正常时,身体会根据自身的需求摄入各种营养素,比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这些营养素是身体组织修复、新陈代谢的重要原料。比如患有轻度关节炎的人,如果每天能正常吃饭,摄入足够的钙和蛋白质,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关节的退化,保持身体的活力。

而那些长期食欲不振、进食量过少的人,往往会出现营养不良、身体消瘦、免疫力低下等问题。即使他们没有被诊断出严重的疾病,身体的各项机能也会逐渐衰退,健康状况自然不容乐观。

要保持正常的食欲和饮食规律,就要做到三餐定时定量,食物多样化。早餐要吃好,为一天的活动提供能量;午餐要吃饱,保证营养的充足摄入;晚餐要吃少,避免给肠胃造成负担。同时,要少吃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保护肠胃功能。

标准三:二便通畅

二便通畅看似是一件平常的小事,却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刘清泉院长将其列为健康的重要标准,是因为大小便的排泄是身体排出代谢废物和毒素的重要途径,二便通畅说明身体的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功能正常。

大便通畅意味着肠道蠕动正常,能够及时将体内的食物残渣和毒素排出体外,避免有害物质在肠道内堆积。如果长期便秘,肠道内的毒素会被重新吸收,可能会引发口臭、皮肤粗糙、痔疮等问题,甚至会增加肠道疾病的风险。

小便通畅则反映了肾脏和泌尿系统的功能良好,能够及时将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排出。如果小便不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可能是泌尿系统出现了问题,需要及时就医。

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保持二便通畅尤为重要。比如患有糖尿病的人,如果能保持大便通畅,就能减少肠道对糖分的吸收,有助于控制血糖;患有高血压的人,小便通畅能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盐分,有利于血压的稳定。

要保持二便通畅,就要多喝水,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粗粮等。同时,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久坐不动,适当进行运动,促进肠道蠕动和泌尿系统的血液循环。

标准四:能很好地进入社会,参加社会活动

人是社会性动物,能否很好地融入社会、参加社会活动,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当一个人能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时,比如和朋友聚会、参加社区活动、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等,他会感受到被需要、被认可,从而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会对身体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的健康。

相反,那些长期孤僻、不愿与人交往、拒绝参加社会活动的人,往往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会影响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进而导致身体的免疫力下降,诱发各种疾病。

即便是患有某种疾病的人,只要能保持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也能拥有健康的生活。比如有些癌症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仍然坚持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或兴趣小组,他们的心态积极乐观,身体的康复效果往往也比较好。

总之,刘清泉院长 “有病不等于不健康” 的观点,确实刷新了我对健康的认知,也倍受鼓舞,不再因身体的毛病而觉得不够健康,对照这四点,反倒觉得自己特别健康,真好!

所以,别再被 “有病” 的标签吓住了。从现在开始,关注自己的睡眠、饮食、二便和社会交往,努力达到这四个健康标准,你也能拥有健康的生活状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个性化消息: 将用户的姓名存到一个变量中,并向该用户显示一条消息。显示的消息应非常简单,如“Hello ...
    她即我命阅读 3,261评论 0 5
  • 为了让我有一个更快速、更精彩、更辉煌的成长,我将开始这段刻骨铭心的自我蜕变之旅!从今天开始,我将每天坚持阅...
    李薇帆阅读 1,892评论 0 3
  • 似乎最近一直都在路上,每次出来走的时候感受都会很不一样。 1、感恩一直遇到好心人,很幸运。在路上总是...
    时间里的花Lily阅读 1,337评论 0 1
  • 1、expected an indented block 冒号后面是要写上一定的内容的(新手容易遗忘这一点); 缩...
    庵下桃花仙阅读 507评论 0 1
  • 一、工具箱(多种工具共用一个快捷键的可同时按【Shift】加此快捷键选取)矩形、椭圆选框工具 【M】移动工具 【V...
    墨雅丫阅读 51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