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测量浅析(一):概述

最近的许多工作都牵扯到应变片。这东西虽然简单,我却发现有很多同事对其原理、使用方法和数据分析存在误解。

从物理原理上来说,我们测量“应变”的过程,其实通常是在表征物体变形所引起的一些其它的物理效应,而非直接测量变形本身。根据这些物理效应的不同,我将我所知道的应变传感器或应变测量装置大致分为五个主要类型:

1)电阻型:此类传感器实际测量的是变形带来的材料电阻变化,进一步细分则又有金属丝型、金属箔型、半导体型等各种形态。我们在工作中所说的“应变片”,通常指的是呈薄片状的金属箔型传感器,即下图所示的这些。此外,引伸计虽然尺寸较大,但其测量原理与金属丝型应变片基本相同,也可归于此类。


金属箔型应变片


2)压电型:此类传感器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压电效应,直接将应变反馈为电压信号。有人将其与电阻型的半导体应变片混淆,事实上彼类应变片利用的是材料的压阻效应而非压电效应,原理上存在本质区别。

3)光学型:顾名思义,这类传感器利用变形产生的光学效应来表征应变的大小。此处所谓的“光学效应”是很笼统的,实际上测量原理非常多样。例如贴附在物体表面的布拉格光栅会随着物体形变而出现栅距变化,引起中心波长偏移,光纤型应变片利用的便是这个效应;而光弹性测试仪则是利用应力双折射现象,测量o光和e光的相位差变化来确定应变。

4)振弦型:其原理是将一根拉紧的金属弦固定在被测物体上,形变会引起弦的张力变化,从而使其固有频率出现偏移,偏移量的大小与形变量呈正相关。

5)数字图像相关法(DIC):与上述方法不同,DIC通常是一套分析装置(包括摄像机、镜头、光源、分析软件等),而非一个“传感器”。相较于其它测量方法,DIC的测量对象可能更接近“应变”这一物理概念的本质,即通过连续摄影和图像处理软件,捕捉物体表面上点与点之间的相对位移来直接计算应变。

这些应变测量方法相互之间各有长短和适用范围,因此应用的工程领域也不尽相同。我的感觉是,即使是相同专业的材料或结构工程师,因为行业背景的不同,他们所认知和熟悉的测试都有很大差异。有些方法对于某个领域的工程师来说,可能根本就没有听说过。想必一定也有很多其它的设备、装置、实验和测试方法,是我所不了解、没有列举在上面的。

今天先写到这里,明天会更新对于电阻型应变片的分析和仿真心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