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4
婆婆过来叮嘱,得给孩子穿保暖裤套厚裤了,不能再给孩子穿条衬裤套条外裤了,冷咧。大人都穿这么厚咧。
我问板栗:你在幼儿园冷吗?
板栗:不冷!
奶奶:冷咧,得穿厚点咧。
板栗:不冷!
我问:你腿冷吗?
板栗:不冷。
板栗去客厅拿奶喝。我在卧室听见她和奶奶对话。
奶奶:凉吧?给你热热吧?
板栗:不凉。不用热。
板栗:都说好几遍了,不要热!不要热!
今天早上又过来嘟囔:霜降咧,大人都穿保暖咧,得给孩子穿厚点咧。
我没有说话。
好心做驴肝肺呢,还是固执己见呢?别人明确拒绝了,你还非要把你的好意强加给别人,还要怪别人不接受你的好心。怪谁呢?
再好心,再好意,也只能给别人建议,而不是把自己的好意强加给别人。
我知道她是好意,也知道她觉得冷的原因。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和五六岁活蹦乱跳的孩子活力是天差地远的,孩子不冷她就冷了;而且孩子整天外面蹦跶,骑自行车,400米的跑道一骑七八圈,她整天就瑟缩在家里,自然是冷的;还有婆婆节俭惯了,她的衣服都穿了几十年了,给她买新衣服都自己去退了,保暖衣也不保暖了。最后,她自己对于冷暖的感觉非常奇怪,比如,她再三让孩子穿厚衣服,是因为霜降了。然而我早上5:50出门去上早自习,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候,今天早上并不冷。我也不过一条衬裤一条外裤而已。
至于喝奶,板栗自开始喝奶就喝常温奶,常温水,一年四季如此。婆婆就努力让她喝热的:凉!得喝热的,稍微有点烫口的,喝凉的拉肚子。
每一次板栗喝奶喝水她都要这样说,板栗每一次都坚决拒绝。婆婆锲而不舍,板栗矢志不渝。
她们俩我都比不上。
我知道拉不拉肚子不在于水的温度,奶的温度,而在于是否卫生,但是跟婆婆说个一两遍就沉默不语了。
对于老人的固执,我不试图去改变,因为改变不了,也不想再去纠缠。
儿子到叛逆期了,则是不耐烦,奶奶一说他就嚷嚷:不用你管!
我知道这很没礼貌,让奶奶难过。可原因是奶奶的固执给孩子添了烦躁,而且无论说多少遍,她仍然不会改变。谁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
而老人,只是觉得委屈:我都是为了你好。
可是孩子不愿喝稀饭,他吃饱了就行了,你非强迫他喝稀饭干什么呢?
孩子不喜欢吃软烂的水果,喜欢吃脆硬的,你非把软的面的放他手里,把脆的硬的收起来,放软了再给他吃干什么呢?
老人,永远不会反省,然后永远怪罪晚辈不体谅她的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