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过两次小偷

      我有故事你有酒,斟一杯酒,听我把故事讲给你来听。我是小龙,一个讲故事的人。

        我说我当过两次小偷你信吗,或许称之为年少无知更恰当些。由于这两次的“偷盗经历”我也经历了我人生中的两个第一次……

        第一次“偷盗经历”我记得是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记得偷盗的原因是要交“保护费”。记得收保护费的那个“小霸王”是一个上小学五年纪的孩子,现在想来也甚是可笑。我们是一周需要交一次“保护费”的,我一周的零花钱也是够交保护费的。但那一次可能是“小霸王”路过小卖店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汽车或是其他“昂贵”玩具,改为一天一收费且提高了收费标准,美其名曰——“更有力量的保护”。

        他依靠自身“高大魁梧”的身躯威胁我们不要告诉老师和家长,迫于本人身材实在瘦弱,我只好屈于其“淫威”之下。

        但这却让我犯了难,我去哪找钱来获得“更有力量的保护”。说来也是巧,那天放学回家,爸妈都不在家,但是我没有钥匙,之后去了我奶奶家。记得那是个很热的夏天,去到我奶家后,我奶看见大孙子来了,急忙给了我一元钱,叫我去村里的小卖部买只冰棍解解暑。我刚好看见了奶奶拿钱的经过,奶奶的钱都放在一本书中。我当时也不知道是热晕了还是被逼无奈要“狗急跳墙”,总之当即决定我要铤而走险——“偷”。

        我买回来冰棍后,正好发现要出门串门的奶奶。我心想真是天赐良机啊,在保证乖乖听话后,奶奶就走。在反复确认奶奶走远之后,我锁上了们,关上了窗,朝着“金库”走去。打开书年幼的我傻了眼,真的好多钱,我一共找到了十三块钱,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可是一笔巨款。不准确的说是十四块钱,避免引起怀疑,我在书的开头给奶奶留了一张。拿到钱的第一时间想到的竟是语文老师前几天讲的“书中自有黄金屋”没有骗人,这是真的有。奶奶回来看到我在乖乖看电视还表扬了我几句呢,我心里是美滋滋的。 

      可好景不长,我妈来接我回家。走的时候我奶在我妈耳边说了几句话,我妈立刻拿起了一旁的藤条就开始朝我身上抽,嘴里还喊着“你怎么这么厉害,还学会偷么拿钱了”。当时我就知道自己的事迹败露了,但嘴里还傲气的喊着“你尽管打就是”(据我妈回忆是这样的),现在想来也不知道那时何来的勇气把这句话说出口的。

        我妈打我的第一次被我牢牢的记住了,记得我妈教给我一个道理…… 

      第二次是在初中的时候,这次不是我的“单打独斗”而是上演了一场“团队合作”。  记得那次应该是放周末,村里几个伙伴“联合”一起玩。当时忘了是谁提出的要搞点钱,等周一回学校时“潇洒一把”。虽有些犹豫但想着回学校时能够狠狠地“潇洒”一波,我还是同意了。我们“走访”了几家人,终于发现了一户人家没在,我们便开始了行动。分工明确——主攻手,深入敌方军营,直取敌方首级;斥候,负责侦查是否有敌军援军前来。有了第一次的藤条教训,我果断选择了“斥候”的位子。

        在我们几个天衣无缝的配合下,整个过程异常顺利,最后在分赃时刻,我被分到了五十“大洋”,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也是很满足的了。

        最后同样被人知道了,至于别人怎样知道的我也没去细究,或者说没脸知道。那一晚父亲在吃饭的时候出去接了个电话,回来的时候看了我一眼,当时我也没在意。晚饭结束后,父亲把我叫到了他屋里,我一进屋就看到父亲叹了口气。之后就问我这件事情,谈话的内容我记不大清了,只是我见到了我这辈子第一次父亲哭。我当时很惊讶,父亲在我眼中一直都是那种十分要强之人,至少在我活的十几年里我就见过这一次。那次父亲的哭对我的触动很大很大,父亲最后对我说的一句话至今仍印在我的脑海——“儿子,我不奢望你以后出人头地,但必需要活的堂堂正正!”

        后来父亲领着我把钱还给了人家,还不断的给人一遍又一遍道歉,“对不起都是我没教育好,我已经教训过他了,对不起!”。

      在我看来父亲知道这件事没打我已经是破天荒的了,因为父亲的脾气是十分暴躁的,又拉下脸一遍又一遍的给人道歉,更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回家后我坐在座位上看着窗外,脑海里一遍又一遍的响起了父亲的话,“儿子,我不奢望你以后出人头地,但必需要活的堂堂正正!”…… 

      其实我很庆幸我小时候的这两次“偷盗”经历,它时时刻刻给我敲响警钟。同时我用了人生中了两个第一次,记住了一个道理——人生在世,堂堂正正才是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