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爱攀比?
比如,大家小时侯,几乎都听说过一个神奇的孩子,名字叫“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考试回回第一名,年年优秀学生。他不迟到不早退,讲文明懂礼貌,品学兼优。在体育运动方面,也样样突出,打篮球,踢足球和乒乓球等运动全面发展。
但是,从小就沉浸在这种神经紧张的教育中,真的对孩子有好处吗?
作为家长,将自己没有实现的目标都施加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有没有关心过他们内心价值观的培养。
造成中国孩子从小就在内卷的学习环境下成长,造成了素质教育的缺失,及其容易发展成为做题的机器。
对于孩子来说,玩才是天性,玩才能培养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才能逐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中国人爱攀比的文化由来已久。
中国人喜欢通过攀比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和优越感。
这就是为什么上世纪的暴发户有钱了之后,首先就是金表、金戒指、金链子三金,再配上豪车美女,享受着别人羡慕的眼光。社会文化造就了这种攀比,而人们也认为这就是成功,一旦看到别人过的再好一些,这些人心中就又平添几分不快。
中国人结婚有彩礼一说,出嫁女儿是要比彩礼高低的,如果彩礼拿的高,那就是面上有光。这样的传统陋习,导致我们老家的那个小村庄,彩礼从一万八千八,二万八千八,一路水涨船高到六万八千八,八万八千八,甚至十八万八千八。导致同村的小伙子再也娶不起媳妇了,只能到外地打工,再也不回村了。
也难怪大家都说,中国彩礼为GDP的飞速增长做出了卓越贡献。
鲁迅先生早就批评过中国人的攀比心理。
在《狂人日记》中,鲁迅写道:“我不愿意看到人们在衣装上攀比,不愿意看到人们在学问上攀比,不愿意看到人们在地位上攀比,不愿意看到人们在聪明上攀比,不愿意看到人们在财产上攀比……”
他认为,这种攀比现象是中国社会的一种病态,使得人们追求虚荣和表面的东西,而忽视了内在的价值和真正的幸福。
在《伪自由书·自由的代价》中,鲁迅也提到了中国人的攀比心理。他指出,中国人往往通过攀比来显示自己的地位和财富,以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他批评了这种攀比行为导致的社会不公平和道德沦丧。
鲁迅先生作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绝对超前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中国人互相攀比的心态不除,最终会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最终影响中国人自己的幸福。
攀比心态,在某种程度上反应的是一个国家国民的思想深度,和国民的素质,乃至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如果一个社会群体,每天都在寻求浮华的东西,那些真正需要静心探索的东西,还有人去做吗?
攀比心理是一种严重的社会弊病,使得人们追求虚荣和表面的东西,而忽视了真正的内在价值和幸福。我们要反思和改变这种攀比心态,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Andy叔
写于2023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