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誉参半的他,教会了我们什么

文 / 董小琳

经常有小伙伴问我——

小琳老师,我也想看书。但总看不了几页就读不下去了,怎么办?

一般我都会反问他:“那你为什么要看这本书呢?”

然后,对方基本就能知道“读不下去”的问题所在了。

没有目标的行动,往往很难持续。

这两天,我入手了一部经典。

130万字的体量,当之无愧的大部头;

再版20余次,发行数百万册的成绩,足以说明其文学价值;

30周年纪念版,全新修订升级的大开本,让阅读体验更加完美。

没错,就是这套由著名历史小说作家、曾国藩研究专家唐浩明先生所著的经典小说——《曾国藩》。

我手中的是该著作出版30周年的典藏纪念版。据说此版为最终定稿,此后不再更改,很有收藏和纪念价值。

好了,问题来了——我为什么要读它?仅仅因为有珍藏价值?

首先,对于那段憋屈郁闷的晚清历史,我不感冒;

其次,对于打打杀杀的战争,我还是不感冒;

最后,这不是历史书里那个打了败仗,要投江自尽的刽子手“曾剃头”吗?

这样看来,貌似这三册书,不是我的菜。

但事实上,周末整整两天,我看得津津有味、简直要废寝忘食。

为什么?

前有毛主席的“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后有近来诸多的文章:“笨,是一种人品”“天下之人,败于两个字”……

大有为曾公翻盘之势。

而今天,从唐浩明老师的这部经典中,我有幸看到了一种对历史的敬畏与中立。

不出所料,第一册读得很郁闷。

在官场棱角分明,屡屡受挫;

在战场屡战屡败,难见将才;

对无辜百姓还冷血到令人发指!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大名鼎鼎的“儒将”?

我不禁要开始怀疑人生了……

终于,第二册有了起色。但始终没有期待中的“漂亮仗”。直至第三册的黯然离场。

就这么完了?

当然不会。

掩卷之余,我发现自己从这位毁誉参半的曾公身上,收获到了两点启示:

强大,来源于开放

曾国藩是书生出身。多年科举,一朝成名,上朝参与议政。

但不同的是,他没有留在通常乱世里,书生们“因为时局不稳,难以做学问”的自怨自艾中。

而是毅然融入历史洪流,成为真实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将领。

从小,父亲是他读书的启蒙兼指导老师。他学到都是几千年来,圣贤们的谆谆教导。

而当他发现国门外的技术有多么先进、认知有多么高级后,“学为己用”,是他的主张。

因此,才有了晚清的首批留学生,有了近代第一家军工厂,有了诸多西方书籍的译本……

最终,曾公成为最早实践“师夷智”的开创者和领袖。

弃笔从戎的勇气、拥抱先进的开放,是曾公最让我钦佩的地方。

上半年,有一本书特别火,叫《原则》。作者是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利欧。整本书包含21条高原则、139条中原则和365条分原则。这么许多的原则中,最基础的一条是:

保持极度的开放

这与几百年前的曾公,不谋而合。

如果不是开放,他不会放下书生的身段,去到战场。

如果不是开放,他不会招到诸多能人贤士。往往在关键时刻,伸手相救。

如果不是开放,他不会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将天下之事看得如此通透。

你可以说,他赢了太平天国,完全是凭着运气。

但如果换做我们,会放着文章不写,朝廷不上。回到老家招兵买马,真刀真枪地用性命去赌一场毫无把握的胜利吗?

必然不会。

因此,历史上只有一位——曾文正。

保持对“人才”的敬畏

曾公识人的能力,也是我十分钦佩。

但能发现人才,还不算完。

与比自己能力强的人和谐共事,才是真正的帅才!

识人之前,首先要识己。曾国藩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学识、官场的水平是怎样的段位。而对于上阵打仗、引进洋务更是生疏不懂。因此,他带着这份自知之明,成就了自己不断对人才的挖掘、培养,以及重用的佳话。

更重要的是,每每在关键时刻,这些人才都能出手相救,甚至保全了曾公的性命。

比如说,全军上下都通晓大略的湘军;始终跟随其左右的诸多忠义侠胆之士。

反观今天的你我,对自己的能力有多少了解?对身边的人又有怎样的态度与相处关系?

相信在这套书的阅读中,你能发现更好的方法与策略。

历史对于曾国藩的评价,有的极力推崇,有的完全否定。

实际上,要评价一个人,必定离不开当时的那个年代,特定的历史背景。

晚清的中国,闭关锁国多年,整体国力已然落后于世界。而此时,先进的外强强行地冲入清政府的国门,社会矛盾陡然上升。

处于这段时期的人们,谁又能说,在自己的内心里,不存在矛盾呢?

那么面对矛盾,如何妥善化解,如何善加使用?

相信在读过《曾国藩》之后,你的心中,一定会有一份合理的答卷。

如果你也对这套书籍感兴趣,欢迎联系我获得购买的优惠码。

一起来,读史明智,成为更好的自己!

—END—

天津首位拆书家

拆书学院签约领拆

得到APP签约作者

《中国家庭报》专栏作者

如果感觉文章对自己有用,请留个“喜欢”再走吧 ^_^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本书讲述了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还揭露了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遭遇过的五次重大挫折;与左宗棠的纠结和情谊;收入与支...
    浪里行舟阅读 4,248评论 0 53
  • 开始进入学习骨盆知识的笔记整理中。 专业知识来源于李哲老师的解剖课程。 说在前面的话:这是我开始学习解剖的整理记录...
    舒涵vivian阅读 1,793评论 3 12
  • 清晨醒来,窗外有隐约的嘀嗒声。似是故人来访的脚步,有节奏的亲切!慢慢拉开窗帘,果然是秋雨悄悄来临,不要雷电...
    青草芳香阅读 780评论 4 11
  • 类的加载过程 加载 通过一个类的全限定名获取此类的二进制字节流 将这个字节流所代表的静态存储结构转化为方法区的运行...
    Gason_d796阅读 10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