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川航事件印入所有人眼帘,飞机在飞行9000米高空中挡风玻璃爆碎,机长刘传健在十几秒钟时间内化解险情,成功备降。看了好多公众号的文章,有的描述在9000米高空上的条件是多么恶劣,机长多么“神奇”,有的说这是川航对飞行员的招聘策略好,开军用飞机的飞行员更能应对突发状况等等,不管怎么说有一点肯定不会错,就是这位刘机长的专业性,就像他自己所说,已经飞了几十年,随时做好了遇到突发状况的准备,当这些来临的时候,就不会乱了。
记得刚来找钢工作的第二年,第一次参加ceo年会汇报工作,老板突然问起,各种营销的计划数据如何制定出来,紧张的我磕磕巴巴的回答出来,却被告知,根本没有用变化的思维制定计划,用了全年平均数的增长率制定计划,忽略了互联网公司的快速发展性,应该用最后一个月的业绩*12个月*增长率才行。后来这个会议就宣告暂停,决定择日另开了。这个事件给我印象一直非常深刻,为什么我没有对运营数据和该有的增长率了然于胸,为什么我对年度工作汇报如此紧张,为什么对自己经营的部门不能很自信的说出未来发展?其实就是不够专业不够极致的表现,不够了解环境的变化给团队可能带来的变化;没有将数据了若指掌,没有反复练习好多遍ppt的演讲和时间控制。这给我很大的教训,后来虽然参加重要的会议演讲还会紧张,但是至少会提前准备很多次,谨慎思考每个数据以及反复练习。
什么是极致,极致就是无论你身处什么行业,什么岗位,你都能把经手的每件事都做到最好,海底捞就是把服务做到了极致,星巴克把咖啡做到了极致,一个普通的茶水工,把服务对象的口味习惯了解到了极致,刘机长把这个飞机、这个航线、可能突发的状况该如何应对掌握到了极致。极致就是竞争力,任何一个行业和岗位都能诞生极致而优秀的代表。比如找钢团队的交易岗位也一样,交易员可以从0级到6级甚至专家级,不断考验交易员的客户数、复购率、一体化比率等等。作为平台对于客户的体验程度也要做到极致,想在用户前面,解决更多痛点,不断提升满意度,久而久之就为我们形成了更高的行业壁垒。
其次是不苟且不敷衍,把握工作中的细节。我们经常说,和某个客户打交道,就是要把客户家里的老鼠有几只给数出来,这是一句玩笑的话,但是事实上要做好客户合作,这个一点也不夸张,客户有什么喜好,家里几口人,有什么采购规律,很多时候都是从细节观察了解到的,只要是个有心人,便能把这些事情做好,没有一个客户不愿意选择对他特别了解的人合作。我们在管理中很多问题也是暴露于细节,比如是否能节约公司的物资,这体现了员工是否热爱他所在的公司,热爱他的工作;还有上厕所洗手,取个正常的微信名字这些个细节,可能很多人不以为然,不会拿他与工作质量划等号,但是这都是一个人工作状态,对工作投入程度的侧面反应。
不乱于心不困于势,当你把所要面对的工作做到极致的时候,自然不会受乱于外面的变化,反而更能提前感知外部变化。2011年底大王总决定成立找钢网,提升钢铁行业流通效率,解决买卖双方痛点,并且把找钢的核心用户定位在b2客户,这就是对行业足够深入了解后,看到了未来的变化。“未来一定会有一家市值千万的钢铁行业互联网公司能成功改变现在低下落后的钢铁流通效,是不是我们那就不知道了”,记得是13年第一次听大王总做潜龙培训的时候说的话,回顾这几年,公司能有这么快的发展,正是因为公司很好把握了这个时代给予的机会,纵使发生了很多我们也意想不到的问题,危机,甚至早期困难的时候差点发不出上个月的员工工资,但最终还是还是一切顺利的走过来了。我想对于未来也是一样,看好发展大势,不乱于心便能胸有成竹踏实走下去。
能力比收入多一块钱。我记得自己07年大学毕业的时候,几乎把周末都奉献给了公司,当时我就是公司的小财务,我很清楚自己并没有太多实操经验,并没有处理复杂账务的能力,每到周末就主动找上级领导,请求加班协助做月末各类报表,那一年我成长非常快,后来就直接成为这家公司的财务经理,一年后又升为信息部总监,再到第三年分公司总经理。毕业后同学再聚会,他们很惊讶我的发展,我只是笑而不语,其实我知道,第一年拿着1000块月薪的我能如此拼命付出,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能力快速提升,提升到远远超过这个薪水,那么自然时间会给我一切的回报。其实这段经历适用于职场的每一个人,如果不满意自己的收入回报,那么就再主动勤奋一些,让自己的能力和付出远远大于回报,这样回过头看,会惊讶于自己的收获和成长。
很多人说,找钢在短短6年里,做到了这么多的成绩,真的不容易,甚至也有人用奇迹来形容,其实我们要很明白这些成果是如何获得的,这就是每个人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件事,不轻易给自己设限,不断追求极致,过程中注重细节,不受外部扰动,坚定朝着自己的目标,只有我们都这样,最终就一定能完成一件在别人看来是个奇迹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