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 响应式原理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发现改了 data 中的数据之后,界面上相应部分也会自动发生变化,那么这就是响应式的。

为什么改了数据,相应的界面就能发生变化呢?这其中的原理到底是什么?

当然, Vue 官网对其响应式原理做了一些介绍,但是个人认为,对于开发者来说,还是省掉了一些重要细节,所以本篇文章将帮助读者重新梳理一遍 Vue 的响应式原理。

Vue 响应式基础

Vue 的响应式是基于 js 中的 getter/setter 来实现的,所以 Vue 能检测到对象属性的变化,而不能检测到属性的添加删除,这块在官网有比较详细的描述,此处不再用过多示例去描述。

初始化

在组件初始化的时候,会递归地去扫描 data 对象,假设存在组件 A ,其中 data 声明为:

Vue.component('A', {
    ...
    data() {
        return {
            name: 'yibuyisheng',
            phoneNumbers: ['13311111111', '13322222222'],
            company: {
                code: 'BIDU',
                parts: []
            }
        };
    }
    ...
});

其中,普通属性 namephoneNumberscompanycodeparts ,都会转换成对应的 getter/setter

对于数组 phoneNumbers ,是不能通过 phoneNumbers[0] = '13344444444' 去触发界面响应的,这是 js 本身的限制。同时,也不能通过修改 phoneNumbers.length 来触发界面响应 phoneNumbers 数组长度发生了变化 这件事情。为了缓解这两种限制, Vue 内部对一些数组方法进行了覆盖重写:

  • push() / pop() / shift() / unshift() 主要应对修改数组长度的限制。
  • sort() / reverse() 主要应对修改数组元素内容的限制。
  • splice() 同时应对数组内容修改和长度修改的限制。

按照上述这一套走下来,基本就能实现响应式效果了,但是随时要当心:

  • 数据属性必须事先声明。
  • 对于数组,一定要选用合适的方法更新数据。

如果在开发的时候,不小心在某个环节没遵守上述做法,会给 debug 带来不小的困扰。

追加新的数据

很多时候,我们事先并不会知道所有的属性,并且也不可能在 data 里面把所有属性列举完全,那么就会遇到动态往 data 数据中追加数据的问题了。

首先,按照官网的说法,不能在已经创建的实例上动态添加新的根级响应式属性。比如上例 A 组件中的 data ,不能在初始化之后给 data 添加新的和 phoneNumbers 平级的属性。

所以,只能借助于 Vue 内部提供的 vm.$set 方法给 data 添加非根级属性,比如 vm.$set(this.company, 'address', 'BeiJing')

通过 vm.$set 方法添加属性时,会给对应的属性生成相应的 getter/setter ,所以新加的属性会立马变成响应式的。

此时有个问题,如果给 data 新增一个值为对象的属性,那么之后修改该对象上的数据的时候,会触发界面相应部分变化吗?比如,上例 A 组件,新增属性:

this.$set(this.company, 'address', {province: 'BeiJing', city: 'BeiJing', manager: { name: 'zhangsan'}});

后续在点击某个按钮之后,修改新增对象的 province 属性:

this.company.address.province = 'BeiJing1';

此时在界面上能看到相应变化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调用 vm.$set 的时候, Vue 内部会递归遍历新设置进来的对象,将对象属性生成 getter/setter 形式的,然后就变成了响应式属性了。

Vue 内部会对对象每一层级做标记,以方便检测当前层级的属性是否做过响应式转换了,比如上面新增对象的标记为:

{
    province: 'BeiJing',
    city: 'BeiJing',
    manager: {
        name: 'zhangsan',
        __ob__: Observer
    },
    __ob__: Observer
}

可以看出来,两级属性都被转换成了响应式属性。

既然有了这个标记,那么在调用 vm.$set 添加新的属性的时候,就可以检查对应的值对象的根级属性是否有响应式标记,如果有,就不必递归该对象了。正是由于这种检测,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假设在 A 组件的某个方法中,执行了如下代码:

const newObj = {
    a: 1,
    b: 2,
    c: {
        d: 3,
        e: 4
    }
};
this.$set(this.company, 'test1', newObj);

newObj.c.f = 5;
this.$set(this.company, 'test2', newObj);

最终就造成了属性 f 不是响应式的。

当然,此处是一个简化了的例子,很多人应该都能一眼看出来不能直接给已经在 data 上的对象直接添加属性 fnewObj.c.f = 5; ,而要通过调用 vm.$set 。但是,在实际场景中,这些关键代码不一定都集中在这么紧密的一个地方,而且变量名也会不停地变化,有时候根本意识不到 newObj 已经做过响应式处理了,只会把它当做一个普通的对象来对待。

所以,在实际开发中,要随时打开开发者工具,小心翼翼检查数据属性是不是都是响应式的,有没有在哪里没对接好新属性,引入了非响应式属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几种双向绑定的做法目前几种主流的mvc(vm)框架都实现了单向数据绑定,我认为的双向数据绑定其实就是在单向绑定的基...
    Picidae阅读 5,650评论 2 4
  • 这方面的文章很多,但是我感觉很多写的比较抽象,本文会通过举例更详细的解释。(此文面向的Vue新手们,如果你是个大牛...
    Ivy_2016阅读 15,459评论 8 64
  • 这篇笔记主要包含 Vue 2 不同于 Vue 1 或者特有的内容,还有我对于 Vue 1.0 印象不深的内容。关于...
    云之外阅读 5,088评论 0 29
  • 某一个瞬间的表情 他看着我觉得可爱想笑但是又忍住时的表情
    安之SY阅读 205评论 0 0
  • 在拿到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生活可以用“热气腾腾”去定义,也不知道原来张巍就是《杜拉拉升职记》的编剧,现在提起这部影...
    驹小柒阅读 304评论 0 2